柑桔黄斑病的症状怎样?
柑桔黄斑病在广东各地都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和小枝。
发病初期叶片背面病斑上出现针头大小的褪绿小点,对光透视呈半透明状,并在叶背面病斑上出现疱疹状淡黄色突起小粒点,几个乃至数十个群生在一起,随着病斑的扩展和老化,小粒点颜色加深,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与脂斑相对应的叶的正面上,形成不规则的黄色病斑,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疱疹状小粒点。病斑在病叶上分布不规则,常有很多病斑集中在病叶中脉的一侧,而另一侧则无病斑,叶片发病后常引起大量落叶,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除了上述症状外,有时候叶片表面出现赤褐色芝麻大小的近圆形斑点,后稍扩大,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直径约0.1-0.3厘米,边缘颜色深且稍隆起,中间颜色淡,稍凹陷,后期呈灰白色,在上面长有黑色小粒点。
上述两种症状均为柑桔黄斑病的症状,但由于病菌的侵染期不同和寄主的老熟程度不同而稍有差异。如寄主在展叶后不久感病,则病斑呈黄斑型,若病菌在叶片老熟后侵染,则病斑表现为褐色小圆斑型。病菌侵染的季节不同,病斑类型也稍有差异。如在春梢及夏梢侵染,病斑以黄斑型居多。若在秋季侵染则两种症状类型都有发生。
果实受侵害后,在果皮上出现红褐色小斑点,病菌一般不侵入果肉。
柑桔黄斑病是怎样发生的?应怎样防治?
柑桔黄斑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生长适宜温度25-30摄氏度,病菌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子囊壳(病菌的有性阶段)释放大量的子囊孢子(病菌的有性孢子),靠风雨传播。
雨季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传播,但长时间连续阴雨,却会加速病落叶的腐烂而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在广东每年6-7月是病菌侵染的主要季节,发病的高峰期是在9-10月。
病害发生与果园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凡管理水平较低,树势生长衰弱的柑桔园,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大量落叶。管理良好的果园,树势生势壮旺,病害发生较轻。
在同一柑桔园的同一品种,幼龄树发病轻,而老龄树发病重。
柑桔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亦有差异。在广东以 (Peng)柑、蕉柑、柚子发病较重,桔类其次,甜橙发病较轻。
防治此病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药剂防治。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1、加强果园栽培管理。冬季收果后,收集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要多施有机肥料,注意排灌。广东秋季雨量较少,要注意灌水,促进树势壮旺,提高抗病能力。
2、喷药保护。根据病菌孢子接触寄主后并不立即侵入寄主组织的特点,使用杀菌剂防治有良好的效果。每年6-7月是病害侵染的主要季节,也是药剂防治的主要时期。药剂可用40%多菌灵、百菌清混合胶悬液2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0.5%等量式波尔多液。
(华南农业大学 唐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