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园中常见的最主要有益生物-3
514
切换pc版
  2 瓢虫类   属鞘翅目,瓢虫科。瓢虫科昆虫绝大多数是捕食性昆虫,是柑桔天敌昆虫中的最重要一类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湖北红点唇瓢虫、整胸寡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束管食螨瓢虫、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等,它们有的捕食蚧类,有的捕食螨类,有的捕食蚜虫和部分鳞翅目害虫的低龄幼虫等。
2.1 澳洲瓢虫 雌成虫体长3—3.9 mm,椭圆形.体朱红色,被黄色绒毛,头部黑色,复眼黑褐色,触角红黄色。前胸背板红色,后缘有黑色宽带。鞘翅红色,沿翅缝有较宽的黑色纵纹,在鞘翅中部向两侧延伸成黑斑,鞘翅2/3处有一斧形黑斑,前缘有一肾形黑斑 幼虫:初孵时深红色,老熟时长约5 mm,厌黑色,前胸背板两侧有“八”字形黑斑,中胸及腹部各节背面有纵列4行瘤状突起。卵:鲜红色至红色,椭圆形,孵化前灰褐色。成虫和幼虫专食吹绵蚧,不食其他害虫,故在田间控制吹绵蚧效果很好。但由于它系专食性昆虫,在室内不易用代用食料饲养。如果田间吹绵蚧吃完后没有食物时,它们会互相残杀,在室内饲养时也要给以充足食料。它在重庆一年可以繁殖8代,喜温暖和荫蔽环境,2一l2月均可见其形踪,但以5一l1月最多。引移释放最好在5月,会很快将吹绵蚧控制住。如引移幼虫时最好将其集中放在吹绵蚧最多的1—2株树上,由于食料充足,繁殖量大,会很快扩散至其他有虫株。澳洲瓢虫对多数农药都很敏感,故放虫后在害虫未控制住以前,尽量不喷或少喷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药剂。
  2.2 湖北红点唇瓢虫   雌成虫体近圆形,长3.1—4.1 mm,刚羽化时前胸背板黑色,头和足黑褐色,鞘翅和腹面橙黄色,鞘翅 的红斑隐约可见,几sl,U~后红斑开始显现,6~8小时后鞘翅和小盾片均呈黑色而有光泽。鞘翅中央有一近圆形略横置的橙红色大斑。胸部腹面、缘折和足褐黑色,足跗节褐色。头部刻点深粗而密,前胸背板刻点最浅,鞘翅上刻点细小,近边缘处的刻点粗而深,鞘翅外缘有细而窄的隆线,肩胛明显。卵长椭圆形,橙红色,近孵化时黑褐色,表面有网纹。幼虫:刚孵出时褐灰色,头部黄褐色,足乳白色,体上枝刺(毛)近白色,直立,刚蜕皮幼虫体瘦长,枝刺竖立,快蜕皮时幼虫体肥短。老熟幼虫体长3~5 mm,头和足黑褐色,虫体背、腹面均为淡橙黄色 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近圆形的黑色骨化片,其上有5个枝刺瘤及枝刺,中胸背板前端两侧各有1个枝刺,中部两边各有3个枝刺,后胸背板和腹部各节背面均有6个横行排列的枝刺瘤。所有瘤上均有枝刺。该虫主要捕食矢尖蚧、桑盾蚧、米兰白轮蚧、柿绒粉蚧等,尤喜矢尖蚧若虫和桑盾蚧。1龄幼虫日平均可捕食矢尖蚧1龄若虫4l头,最多达118头;成虫平均日捕食矢尖蚧雌成虫和2龄若蚧各6.9头和120头。田间按益害比1:(200~400)释放后,50天左右可基本控制其危害。在重庆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以5—10月最多。在24.5℃时完成一代约需37—55天,平均46.2天:保护利用:叮在室内用桑盾蚧进行饲养繁殖和田间释放;使用对其毒害力低的农药。
  灰唇瓢虫属中还有红点唇瓢虫和闪蓝红点唇瓢虫等,其捕食对象大致相似。尤其红点唇瓢虫在外部形态上除鞘翅上橙红色斑较湖北红点唇瓢虫略小外,仅在外生殖器上有区别。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