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圆蚧的田间发生规律和药剂防治试验
516
切换pc版
椰圆蚧(Tenm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在各主要柑桔产区均有分布,近年来发生量明显增加,部分桔园受到了严重危害,但在浙江等东南省市尚无该虫的研究报导。为此,作者近年对椰圆蚧的消长规律做了初步观察 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一、椰圆蚧及其寄生蜂的田闻消长规律

据在田间桔树和盆栽桔苗上进行的定期观察结果,椰圆蚧在浙江黄岩一年发生3代,以雌成虫固定在柑桔的叶片和枝条上越冬。次年5月初开始孵化出第一代幼蚧,5月下旬至6月上句出现幼蚧高峰,成蚧高峰则为6月中下旬;从6月底至7月初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蚧,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二代成蚧高峰期为8月中下旬;从8月下旬开始出现第三代幼蚧,9月上中旬达到高峰,成蚧高峰则在11月份。各代椰圆蚧的发生量以第一、二代较大,第三代则要少很多。

在桔园内对椰圆蚧寄生蜂进行的定期观察显示,在整个椰圆蚧的发生期内,均有多种寄生蜂存在,并在8月中下旬前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发生盛期,对抑制椰圆蚧(尤其是第三代)的发生有明显的作用。在整个椰圆蚧的寄生蜂群体中,比较明显的优势种群有二,一是双带巨角跳小蜂(Comperiella bifasclata Howard),另一种体色略黄,种名尚待鉴定.鉴于寄生蜂在控制椰圆蚧危害中的重要性.对其生物学及利用方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很有必要。

二、药剂防治试验

在接种椰圆蚧的箱裁小桔树上进行的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对椰圆蚧防治较好的农药有杀扑磷、喹硫磷和氧化乐果等。20%杀扑磷500~1000倍液对成蚧的防效为96.55%~98.25%,对二龄幼蚧的防效为l00%;40%喹琉磷500~1000倍液对成蚧的防效为95.81~97.11%,对二龄幼蚧的防效为1O0%;40%氧化乐果800~l500倍液对成蚧的防效为87.19% ~98.45%,对二龄幼蚧的防效为73.88 ~89.76% .

三、防治建议

从椰圆蚧及其寄生蜂的消长规律可以看出,出现在8月中下旬的寄生蜂发生盛期对第三代椰圆蚧起到了有力的控制作用。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对第三代椰圆蚧要发挥寄生蜂的自然控制作用,在8月份以后应避免用药,而对于第一、二代椰圆蚧,在发生量大的桔园则应用药防治。可选用20%杀扑磷1000倍液,40%喹琉磷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倍液,在一、二代幼蚧盛期喷治。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