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类黑斑病防治中的问题和对策
330
切换pc版
    柚类黑斑病是一种早期(幼果期)侵染、后期(近成熟期)表现症状的病害。潜育期较长,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梢。根据被害果实的症状又可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黑星型:受害果初生红褐色小斑,后扩大至圆形,周围隆起,红褐色至黑褐色,中央凹陷,灰褐色,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仅侵害表皮。黑斑型:受害果初生淡黄色或橙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变为暗褐色至黑色不规则病斑,略凹陷,中央散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可连接成片,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黑斑病严重影响柚果的外观质量,且在贮运期间病果易腐烂。

    存在问题 


    近年来都较为重视对黑斑病的防治,但由于其潜育期等原因,达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注重药剂防治,忽视综合防治。调查发现,一些果园虽用药防治,但栽培管理粗放,树体过于郁闭,多残枝落叶落果,病害仍有较大程度的发生,而栽培管理好的果园则少有发生。二是存在盲目喷药和高成本现象。由于该病的潜育期长,病菌在谢花后一个半月内侵入幼果,在7月底至8月初才开始出现症状。有些果农不见病症就不用药,导致延误防治适宜期;有些果农又每一周至十来天就施一次高价位高浓度药,使防治成本剧增。三是喷药量不足,喷布质量不佳。有些果农认为前期用药只是防治而已,随便一点、少喷一点没问题;有些农户仍用“水唧筒”(俗称水枪)喷药,药液浪费较大,喷布质量较差,防治效果不理想。四是喷药防治前紧后松,忽略了秋季防治,造成后期为害严重。调查中发现,黑斑病在8月份前后有一表症发病高峰期,如雨水适宜,还有扩大蔓延的趋势,特别是表现在贮藏期发病,烂果严重。五是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目前农户大都选用单一的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等。但长期使用单一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病菌易产生抗病性,且两者有交互抗性,不能作轮换药剂使用。

    防治措施

    笔者认为,防治柚类黑斑病应抓住以关键时期用药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冬春季做好清园工作,结合修剪,清除果园内落叶、残枝、病果,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施肥,把表土落叶等混合石灰埋入深处,减少病原菌。二是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促进树势健壮,提高柚树的抗病力,这对老弱果园尤为重要。同时,注意采果时不要损伤果皮,以减轻贮运期发病。三是喷药保护。依其发病规律和几年来的防治实践,在谢花后一个半月内和8月份前后进行喷药保护,效果较佳,间隔10—15天连用2—3次。黑斑病的发生情况与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联系,春雨、台风雨早且多,则发病偏早偏重,反之则发病较晚较轻。可选用9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0—400倍液,0.5:1:100波尔多液等。注意适时轮换用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另据日本报道,多氧霉素和敌菌丹对黑斑病有很好的疗效。应用喷雾器均匀全面喷布药液。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