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防桔小实蝇
478
切换pc版
    1、 水解蛋白物质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已采用水解蛋白类物质来防治桔小实蝇。糖和蛋白水解物、酵母酶解物、黄豆水解产物对桔小实蝇都有强烈的引诱作用,且对雌虫的引诱能力强于雄虫。研究报道表明,水解蛋白在pH值酸性条件下引诱效果最佳,而高蛋白质和玉米蛋白则在pH值为10、且二者1:4配比时引诱效果最佳,同时已明确水解蛋白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苯乙醛、醋酸、糠醛、2一乙酰基呋喃、苯甲醚、2一乙酰基吡咯 。


  2、 化学物质的利用

  目前已发现甲基丁香酚、引诱酮、甲氧基苯丁酮和4一对羟基苯基一2一丁酮等多种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学物质。而在桔小实蝇的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甲基丁香酚类和异丁香酚。甲基丁香酚对多种实蝇均有引诱作用,异丁香酚则具有专一性,仅引诱桔小实蝇。


  3、 不育技术的利用

  应用不育实蝇防治野生实蝇,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和环保的措施。不育蝇的制备是将蛹置于特定剂量的钴(6OCo)中进行辐照处理,95GY剂量对桔小实蝇进行雄性不育辐照处理,不育是有效的;用6OCo-Y射线0.30~1.9 KGy照射疫区果实导致雄性不育,处理后实蝇幼虫多数不能化蛹,或不能羽化为成虫。1975~1981年台湾省曾采用释放不育桔小实蝇雄成虫,防治果园面积达3.93万hm2,结合飞机撒放含甲基丁香酚药片,回收释放的实蝇,并杀死野生实蝇,使果实的受害率由防治前的6.7%下降到0.018%,效果达99.73% 。国外则在泰国、日本等均探讨了用辐射不育技术根除桔小实蝇的可行性,用90GY剂量辐射获得的不育桔小实蝇,每周放飞39312头/km2 ,可根除桔小实蝇。

  由福建农林大学研发的桔小实蝇生物防治技术成果,主要包括实蝇不育技术、小分子蛋白饵剂、实蝇寄生蜂等。该项技术成果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是其无公害,以实蝇小分子蛋白饵剂为例,是根据实蝇类害虫成虫期必需补充蛋白质才能完成性成熟而繁殖后代的生物学原理而研发的,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它对雌雄成虫均有诱杀作用,因而市场前景看好。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