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育霉颖枯病用药须知
407
切换pc版


  症状主要为害穗部。灌浆初期开始发病,初期颖壳由绿色变为褐色或灰色,胚轴变灰变暗。颖壳与枝梗连接处的组织逐渐变为红色至暗红色,后坏死或干枯,致籽粒秕瘦变小,颖壳张开度减小,似睁不开眼状。籽粒表面皱缩,色泽暗,光滑度低。枝梗上有时出现不规则红色斑。轻的上半穗发病,严重的整穗发病
  病原PenicilliumoxalicumCurrieetThom称草酸青霉菌和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称链格抱,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草酸青霉菌为主,链格孢是后续寄生引起高粱穗部病害。P.oxalicum菌落平坦,绒状,暗绿色,结成外壳,背面无色、浅黄色至粉红色,小梗一般6—10个,大小9—15×3—3.5(um)。分生抱子椭圆形,光滑,大小4.5—6.5×3—4(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幼苗。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菌系常见的土壤菌,于高
  粱花期和灌浆期进行侵染。当侵入枝梗或种脐部位时,则阻碍茎、叶中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输送,致籽粒秕瘦腐败或变小变轻。也可通过病、健穗碰撞接触传染。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晋杂12号、晋杂11号、晋中405、抗4、晋杂86—1等抗黑穗病兼抗青霉颖枯病的品种。
  (2)在初花期喷洒农药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香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