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统防统治主要办法
550
切换pc版


  1.清洁田园和秋耕技术。棉花收获后及时拔除棉秸并清洁田园,清除病虫残体。秋耕深翻,有条件棉区秋冬灌水保墒,压低病虫越冬基数。
  2.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品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选用抗虫棉优质高产品种。
  3.药剂种子处理技术。种子包衣应根据本地苗期主要病虫种类,选用70%或60%吡虫啉种子处理剂、46%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药剂与苯醚甲环唑、萎锈·福美双、咯菌腈等杀菌剂混合处理种子。
  4.生物源农药和天敌保护利用技术。(1)生物源农药。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喷施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Bt.,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可有效保护天敌。采用100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或0.3%多抗霉素水剂种子处理及苗期和花蕾期随水滴灌施药或叶面喷雾,可有效预防苗病、枯萎病、黄萎病。(2)人工释放赤眼蜂。棉铃虫蛾始盛期人工释放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放蜂量每次10000头/亩,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降低棉铃虫幼虫量。(3)天敌保护利用。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有利于瓢虫等天敌向棉田转移。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苗蚜。(4)植物源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应用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防治棉蚜、棉盲蝽、棉蓟马、棉铃虫,藜芦碱、茚虫威防治棉蚜、棉叶螨、棉铃虫,应用灭幼脲、氟啶脲、氟虫脲、抑食肼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夜蛾科害虫。
  5.昆虫信息素诱杀害虫技术。非抗虫棉区,棉田一代棉铃虫蛾始见期至末代蛾末期,连片使用棉铃虫性诱剂,每亩设置1套干式飞蛾诱捕器和诱芯;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常发区,连片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每亩设置1套夜蛾型诱捕器和诱芯,群集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幼虫量。
  6.生态调控和生物多样性控害技术。西北内陆棉区棉田周边田埂和林带下种植苜蓿等作物,培育和涵养天敌,增强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的控制能力。棉铃虫常发区,棉田套种玉米、苘麻条带,诱集棉铃虫,集中杀灭。
  7.隐蔽和精准施药、化学农药减量技术。采用药剂种子处理技术可有效预防苗病、枯萎病、黄萎病和苗蚜。棉叶螨、棉蚜发生初期,对中心株局部施药挑治,既有效控制害虫种群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又可避免全田施药,降低农药用量。 (农资导报)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