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农药禁限不力,贻害无穷
382
切换pc版

  自2007年国家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起始,2009年又禁止使用23种高毒农药,禁止和限制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19种农药,标志着我国农业植保进入了高毒后时期。 2010年,农药行业里事件多发、震情不断,从年初开始,先后出现了海南“毒豇豆”、福建“毒乌龙”以及广西、云南、湖北和山东陆续爆出蔬菜农残超标或含禁用高毒农药等恶性用药事件,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农药产、供、用等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乱象确实不容乐观。

  从现象上讲,一是旧有的农药产能过剩仍在加剧。农药企业规模偏小。二是农药制假行为更加隐蔽。蓄意造假、违法添加其他农药有效成分屡禁不止,非法经营、制假售假更加隐蔽,增加了查处难度。三是农药违规使用难以禁止。我国现有的分散式小农生产方式,农民安全用药水平较低,导致了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必然性和常态性。

  从深层次分析,第一,我国农药产品竞争力严重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欠缺,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在产品上基本上是过期专利产品,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几乎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牌的尴尬局面。第二,从环保角度讲,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我国的环保技术水平总体来说比较低,先进的环保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大多数企业无力购买必要的环保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违规排放,甚至长期把有毒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水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我国耕地有2.5亿亩受到农药污染,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左右,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是被污染的,而44%的地表水污染是农业造成的。第三,从健康卫生安全方面谈,大众对农副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零容忍”态度,使得农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高毒不限,残留不清,中国农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就无法解决。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