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探寻药企进军国际
346
切换pc版

  2月25日,在CAC2013中国国际农化会议周上,来自农药管理机构和国内外农药行业的专家就中国农药行业进出口、企业发展瓶颈、国际市场需求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对话。他们表示全球对中国低毒农药需求量大,企业发展要掌握技术、品牌、规模三个要素。
  中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叶贵标处长分析,2012年,中国农药行业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金额增长均超过26%。值得注意的是,农药制剂出口量 86.09万吨,比原药出口量高11.64万吨,同比增长14.22%,占出口总量的53.57%。出口的产品主要是除草剂和杀虫剂,分别占57.27% 和28.77%。其中高毒农药出口2.05亿美元,占3.34%,低毒农药62.20亿美元,占78.74%,可以看出全球对中国制造低毒农药需求量非常巨大。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表示,近年来,进出口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六大跨国公司利用其雄厚的资本抢占中国市场。北美、澳洲、欧洲市场进入门槛很高,中东、非洲、中(东)亚地区汇率风险高。国内农药企业发展处于瓶颈,技术、品牌、规模是发展的三个要素。
  Phillips McDougall有限公司农化市场分析专家 Matthew Phillips博士表示,全球农药贸易快速增长离不开中国农药企业的贡献。中国农药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对国际农药新法规的解读,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重点,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生物农药和转基因作物这两大领域。
  英国农业Xenex联合公司Rod Parker先生介绍,非农用农药自1990年以来,保持每年5.7%的快速增长,由最初的年销售72亿美元到2012年220亿美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草坪、家庭卫生、疾病防治等有更高的要求,而非农用农药具有极高的附加价值。当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注重这个领域的开发,包括先正达、拜耳等国际农化巨头,甚至包括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领域巨头也开始注意这个领域。

  农资网  http://www.zhongnong.com/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