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商品子猪综合征有效办法初探
417
切换pc版
近年来,猪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子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广泛出现,以及去年夏季发生的高热综合征多数是发生在断奶后的猪群,原因何在呢?

  最主要的病因是因为蓝耳病病毒(PRRSV)、肺炎支原体(MH)、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2)、流感病毒(SIV)、猪瘟病毒(HCV)、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等为原发病原,而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Ⅱ型链球菌(SS-Ⅱ)、副猪嗜血杆菌(HP)、猪伤寒沙门氏菌(SC)、猪附红细胞体(EPE)、弓形体(TP)等为继发病原,在较大环境应激下,引发原发病,而后继发病原混合感染,最后导致巨大损失。

  这些年,人们终于认清了蓝耳病病毒、支原体、猪瘟病毒是最主要的病原。而且,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株便是2006年袭遍全国的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因。

  笔者多年从事规模化养猪的研究,根据对猪病控制的实践和控制商品子猪综合征的发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办法,介绍如下:

  一、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

  生物安全意义:杜绝新病原的引入,定期切断畜舍内病原菌的水平传播和毒力增强。

  二、完善必要的免疫。

  首先是猪瘟脾淋巴疫苗、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苗、蓝耳病弱毒苗或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必免。

  能导致猪群大面积死亡的病毒性疾病就是猪瘟,其次是伪狂犬,而蓝耳病可以进一步导致免疫抑制和气源性呼吸道敏感菌混合感染的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其次是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细小病毒疫苗(母猪前两胎)、乙型脑炎疫苗。

  再其次是支原体灭活疫苗。支原体的发病可加剧蓝耳病对猪群的伤害。

  三、保持畜舍干燥,减小饲养密度,加强环境控制和管理。

  四、注重母猪阶段和乳猪阶段的营养。

  母猪料添加维生素E100ppm~120ppm,离乳时注射1000IU维生素E;注重教槽料和乳猪饲料,争取获得较大的断奶重。
  
  五、关键阶段的药物控制和管理流程。
  
  (一)蓝耳病是个特殊的病。
  
  1.蓝耳病病毒毒力不强,只感染免疫低下和有免疫缺陷的猪。
  
  2.蓝耳病是自然感染率最高的、病毒性的、免疫系统抑制性疾病。
  
  3.蓝耳病弱毒苗强于灭活疫苗。
  
  4.对于高致病性蓝耳病只有灭活疫苗可用。
  
  5.蓝耳病免疫锦上添花效率最高(其他环节做得很完善,做了蓝耳病疫苗就会保险系数加大);若想蓝耳病“一免百了”是不可能的。
  
  6.肺炎支原体的发生会促进蓝耳病病毒的增殖,加剧蓝耳病的破坏作用。

  (二)母猪的支原体最顽固,哺乳期间是水平传播(给子猪)的最大隐患。
  
  1.母猪产前1周至产后1周~2周尤其重要。
  
  母猪产前72小时至产后72小时(围产期)的特点:

  (1)耻骨联合打开,机体多数器官处于开放状态,易感染。
  
  (2)血液向乳房和产道集中,机体其他体能下降。
  
  (3)管理上此阶段母猪进食很少。(产前3天减料,产后喂料逐渐加量,5天后放开自由采食)
  
  (4)产期母猪体温自然升高,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5)产后子猪的主要食物和抗体来源是母乳。

  2.母猪应坚持每月1周,尤其在母猪产前1周至产后1周~2周,以净化支原体为主的广谱药物净化。选择的药物为:
  
  泰乐菌素50ppm~100ppm+磺胺二甲氧嘧啶50ppm~100ppm
  
  林可霉素22ppm~44ppm+壮观霉素22ppm~44ppm
  
  氟苯尼考40ppm~80ppm+多西环素100ppm~200ppm+磺胺间甲氧嘧啶100ppm~200ppm

  (三)子猪断奶前后的药物控制和管理流程是猪综合征控制的关键。

  1.子猪3周龄―断奶―6周龄的特点:
  
  (1)断奶前后正处于母源抗体和疫苗抗体的消长期,易出现免疫低下或免疫空白。因技术、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导致乳猪的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母源抗体的衰减和疫苗抗体上升可能会出现中和后的免疫空白,易受蓝耳病病毒的感染。
  
  (2)产房环境温度高,细菌繁殖快,为继发感染打下伏笔。
  
  (3)断奶时的多种应激叠加,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易受蓝耳病病毒的感染。如食物变化的应激:由奶(主食)+饲料(零食)→饲料(主食)。
  
  环境变化的应激:产房→保育房。
  
  心理的应激:离开母猪。
  
  结论:免疫空白期的出现加上多种应激叠加,为蓝耳病感染提供机会,再加上身体及环境中高含量的病原菌的潜伏感染,最终导致断奶一段时间后各种综合征的发生。

  2.解决方案:
  
  (1)猪瘟免疫前一天,舍内严格消毒,一周2次~3次(以净化环境的微生物含量)。
  
  (2)精细管理流程,努力减少应激的强度。
  
  应激的强度是与应激的种类多少成正比的,分散各种应激发生的时间就可减少应激的强度。具体做法如下:
  
  ①早教槽和早驯料(以提前缓解断奶换料的应激)。
  
  A.7日龄,开始颗粒料教槽。
  
  B.17日龄~20日龄,逐渐将颗粒料换成粉料,料中加提高免疫力的多种维生素(爱维安)和广谱的药物。
  
  C.21日龄~28日龄,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增加吃料的次数。该段子猪多是4小时排空1次,每日哺乳6次,具体可以用挡板隔开母子,分两个阶段减少哺乳的次数到每日4次,以增加乳猪吃料的数量(训练胃肠,缓解断奶后突然换料的应激)。
  
  D.28日龄,断奶。
  
  ②去母留子,两阶段保育(以延后缓解环境变化的应激)。
  
  A.断奶时,去母留子,保证温度3日不变之后再逐渐减温。
  
  B.7天~10天后子猪再离开产房进入保育房,进入第二阶段的保育。
  
  (3)药物净化体内敏感菌(防止敏感菌继发潜伏感染而导致最终的混合感染)。
  
  ①药物保健的时间:20日龄―断奶―断奶后1周~2周。
  
  ②主要防治各种肺炎敏感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PM)、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猪嗜血杆菌(HPS)、猪伤寒沙门氏菌(SC)、猪Ⅱ型链球菌(SS)、猪肺炎支原体(MH)、衣原体(CHLA);附红细胞体(EPE)、弓形体(TP)等。
  
  ③建议广谱药物:
  
  氟苯尼考40ppm~80ppm+多西环素100ppm~200ppm+磺胺间甲氧嘧啶100ppm~200ppm
  
  林可霉素22ppm~44ppm+壮观霉素22ppm~44ppm
  
  (四)转群后的育成、育肥猪要定期每月药物控制一周。药物选择如下:氟苯尼考40ppm+多西环素100ppm+磺胺间甲氧嘧啶100ppm
  
  林可霉素22ppm~44ppm+壮观霉素22ppm~44ppm
  
  泰乐菌素50ppm~70ppm+磺胺二甲氧嘧啶50ppm~70ppm

  总结: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原则;加强畜舍的舒适和密度控制;在保证饲料全价营养的基础上,保证特殊阶段的、特殊群体的特殊营养需求,避免机体处于亚临床状态;巩固完善必要的疫苗防疫(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病);在不同的关键阶段,不同的药物定期净化,结合精细化的程序管理技巧,分散瓦解疾病综合征发生一些必要条件,就能减少养猪业的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