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内蔬菜整枝需注重细节
496
切换pc版

大棚建造成本高,空间有限,需要在尽可能少的地方取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因此大棚蔬菜对整枝的要求也特别高。科学整枝,保证枝叶分布合理、结构均匀,可以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蔬菜产量大。

同样是整枝,有的整枝后植株长势旺盛,产量增加;而有的整枝后反而抑制了植株生长,影响了开花坐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菜农整枝时经常在一些细节上不注意,给蔬菜生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一、吊枝过紧,枝叶伸展不开

近日记者来到青州市何官镇孙板村,这里大棚辣椒种植面积较大。现在尖椒价格在五元/斤左右,效益非常好,菜农干活时兴致也很高,但记者发现,很多菜农将植株枝杈吊得过紧,造成枝叶互相遮挡,透光率降低,影响植株整体的光合作用。在另一个种植彩椒的棚里,刚采收完果后,菜农就急着吊枝,这时没有果实坠住棵子,又人为造成顶端优势增强,极易引起植株徒长,降低坐果率。这些细节不注意,会给蔬菜的后期生长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记者建议:吊枝时,在保证植株不倒伏的情况下,应尽量把吊绳放松一些,以增大结果主枝间的距离,使植株结构更加合理,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对于较密的植株,可适当晚吊枝,对于开张度不够的可以用土块将枝杈撑开,增加通风透光性,同时改两行两钢丝吊枝为两行三钢丝吊枝,这样就不易造成枝叶间郁闭,可有效增加光合面积,提高产量。在吊枝的时间选择上,尽量避开植株光合作用旺盛的时间段,选择下午枝条柔韧性大的时候进行。

二、打杈不合理,植株长势弱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将过多的侧枝疏除是必要的,但打杈也需要看时机。记者在寿光市古城街道采访时发现,有的菜农习惯一有侧芽萌发就打掉,他们的理由是减少营养消耗,保证营养全部供应主枝生长。但这种做法也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合适的,尤其是刚定植不久、植株较小时,过早打杈会减少叶片面积,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长势。也有的菜农干活总是拖拖拉拉,一直到侧枝很长时才打掉,一进棚看到枝叶茂密,蔬菜的产量却不高,主要的原因就是打杈过晚、枝叶过多造成植株郁闭,光合效率降低,供给果实的营养减少,产量降低。

记者建议:菜农应根据自己种植的蔬菜种类和整枝方式,来调整打杈时机,抓住细节管理,在这做一下简要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看保证植株结构分布合理,在植株生长前期晚打,以增加叶片面积,增强蔬菜长势;植株生长后期早打,以免过多消耗营养,甚至影响通风透光,增加营养消耗。

三、落蔓不科学,生长受抑制

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采访时,李文生师傅正在给黄瓜落蔓,落蔓高度应该如何掌握,不少菜农拿不准,做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菜农为了图省事,将植株落到一米多点,对黄瓜后期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李文生师傅说:“落蔓能够抑制植株生长,落蔓落的过低,对于低温下黄瓜生长不利,现在外界温度还不高,一次落蔓过低会严重影响生长点发育。”

记者建议:落蔓时应该根据植株发育状况和天气因素综合考虑。在天气转暖、植株生长旺盛的时候,可适当降低落蔓高度,以抑制植株生长,减轻劳动强度;若遇连续阴雨天气,植株茎秆细弱,菜农最好不要落蔓,即使落蔓幅度也不能太大,每次落蔓不宜超过30cm,保留16片以上的叶子。

四、操作不当,加速病害传播

在寿光市稻田镇采访时,很多菜农反映,种植的抗病毒西红柿品种细菌性髓部坏死、溃疡病时常发生,抗性差,防治比较困难。在菜农王全国的大棚中记者发现,不少植株上都感染了细菌性髓部坏死,王师傅说:“以往我的棚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病,自从换了品种,细菌性髓部坏死算是发展起来了。只要棚里有了这种病,传播十分迅速,用药效果也不好,真像是人得了癌症一样,应该怎么办啊?”

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水滴、人工操作等传播,从植株伤口处入侵。记者分析,细菌性髓部坏死传播如此快速,与菜农整枝打杈不合理有很大关系。记者调查后得知,多数菜农棚里该病暴发前,都进行过整枝打杈操作。若操作不合理,菜农手上接触到病原菌后,很容易就将病菌传播到其他植株上,而且是整枝打杈后的伤口上,从而导致病害大面积暴发。

记者建议:菜农在打杈时应注意操作细节,不要用指甲掐断枝杈,因为这样人为接触到伤口,容易将病菌传播,应用手捏住枝杈,然后向下掰,手不会接触伤口,避免了人为传播病菌。同时,打杈要选择在晴天进行,有利于伤口快速愈合,打完后立即喷一遍杀菌剂,如净果精、中生菌素等,防止伤口感染病菌。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