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酰胺态氮肥典型代表的尿素,它的性质特征和铵态氮肥及硝态氮肥不同,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在于尿素为分子态的氮肥,农作物不可以大量的吸收利用,但是在施入土壤之后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豚酶促进下,转变成为碳酸铵,它是属于铵态氮肥,农作物能够大量吸收利用。因此,与铵态氮肥不同,尿素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尿素转化的速度关键是取决于脲酶的数量及活性,而脲酶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
一、土壤酸碱度:
在中性土壤中,尿素的转化速率显著的要高于酸性及碱性土壤。中性环境更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要求。
二、土壤肥沃性:
因为肥沃土壤中含有的脉酶量要比贫瘠土壤高,所以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转化速率比较快。
三、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对尿素转化速度的影响比较显著。根据相关资料,当土壤温度在10摄氏度时,尿素全部转化需要7到10天;在土温为20摄氏度时,需要4~5天;若是土壤温度达到30摄氏度时,只需要2天就可以全部转化。
四、土壤水分:
土壤含有水分比较多的轮壤上豚酶水解效果比较强烈。根据研究,在气温在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时,施用尿素在1天后就能够出现氨化高峰,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尿素转化成铵态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