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801
切换pc版

地黄枯萎病学名Fusarium solani。该病害危害药材的根茎,导致产量明显下滑,种植人员及时了解地黄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地黄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地黄枯萎病症状:

发病部位为地下部。大多先从须根开始,后延及根和肉质块茎。初期须根呈深褐色,后腐烂,再引起根和肉质块茎变黑褐腐烂。地上部植株叶片变褐枯萎。也有危害叶基茎部,诱发根部腐烂。叶片枯萎后仍可从块茎抽出新叶。

地黄枯萎病发病环境及条件:

以菌丝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种栽带菌土传播病害。春地黄5-7月,秋地黄9-10月发生较重。重茬,忽晴忽雨,土壤温度高,地势低洼积水,平畦栽种田易发病。

地黄枯萎病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2)栽前种苗用80%402乳油1000倍液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渍5分钟及。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59混于1%保水剂胶状液中,种苗涂层后栽。

(3)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及50%托布津、50%退菌特、50%灭菌丹等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加入黄腐酸50-80g喷叶。亦可试用治枯灵12g喷叶或绿亨2号600-800倍液灌注病穴及周围植株。

(4)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中耕放墒。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