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杀菌剂咪鲜胺的抗药风险
485
切换pc版

咪鲜胺是咪唑类杀菌剂,近年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取得了较好防效,但目前局部地区也出现防效下降的现象。下面了解一下在施用杀菌剂咪鲜胺时怎么样不失去药性。

杀菌剂

恶苗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骈咪唑类药曾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剂,随着恶苗病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单一使用该药防效下降。

但是相关专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和显微镜观察法,研究咪鲜胺对水稻恶苗病病菌敏感菌株及抗性突变体菌株生长发育和菌丝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0.5毫克/升咪鲜胺溶液处理能完全抑制敏感菌株的菌丝生长,不能抑制不同抗性水平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20毫克/升咪鲜胺溶液处理,可以完全抑制亲本敏感菌株的孢子萌发,对不同抗性突变体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1%~89%、58.5%~65.8%,表明抗性突变体菌株在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等阶段对药剂的敏感性与亲本敏感菌株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10毫克/升咪鲜胺溶液处理菌丝12小时后,亲本敏感菌株菌丝顶端膨大畸形,抗性突变体的菌丝顶端膨大,但在菌丝上长有许多细小分枝,表明药剂对抗性突变体次生菌丝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综上所述,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具有潜在的抗药性风险,建议在使用该药时可以和其他农药混合使用,以延缓或避免抗药性产生。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