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546
切换pc版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户反映,农药使用效果越来越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的。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应对害虫产生抗药性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相关知识:

  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1 生理性抗性

  1.1表皮阻隔作用的增强

  农药穿透昆虫表皮速率的降低是昆虫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杀虫剂要进入害虫体内产生毒杀作用,首先要通过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昆虫的表皮阻隔层。但对抗性害虫则不同,杀虫剂的穿透表皮进入体内的穿透速率往往明显下降。如抗性家蝇种群其表皮对马拉硫磷的穿透速率较敏感品系降低25%以上。澳大利亚棉铃虫存在穿透抗性。由于穿透速率下降,加上微弱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抗性就增加了5-10倍。所以表皮穿透性下降后,进入虫体内的药量极微,而这微量的药剂又被解毒物质 (酶) 降解了,没有对靶标部位起毒害作用。从外部看,就表现为害虫的抗药性。

  1.2代谢抗性

  害虫的多数抗性机制都与机体代谢解毒能力的增强有关。而代谢解毒又与酶的活动有关;昆虫体内形成了具有代谢分解外来有毒物质的多种酶, 如多功能氧化酶、酯酶、谷胧甘肤转移酶、脱氯化氢酶等。它们把农药分解为毒性低的水溶性强的代谢物, 并排出体外 。在正常情况下,昆虫体内的某些解毒酶都保持着一定的量,以分解代谢外来的不利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物质。在抗性昆虫中,这些有关的解毒酶的含量大都大幅度提高,酶的结构也发生一定变化,使酶自身的结构活性大大增强。

  1.3靶标作用部位的改变

  绝大多数的杀虫剂都是神经毒剂,即毒剂在机体内经过运转,最终的作用部位(靶标),大都是神经系统,通过打断正常的神经传导而使昆虫致死。在抗性昆虫中,由于药剂长期的选择作用,突触间的物质传递活动已对药剂的干扰或破坏作用有了很强的适应性,发生了某些改变,甚至完全可以不受药剂的干扰而进行正常的神经传导作用,这时,毒物药剂就失去了效用,昆虫不能因神经传导中断而死亡,表现为抗药性。

  1.4靶标敏感性降低

  昆虫乙酞胆碱酯酶( AchE )的变构, 神经钠通道( SC ) 的改变,r-氨基丁酸(CABA )受体一氯离子通道复合体,保幼激素受体( JH )敏感度下降等, 均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敏感度降低是昆虫和蟀螨类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小菜蛾的AchE敏感度降低是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稻飞虱抗性机制主要是靶部位敏感性降低及代谢降解增强, 烟夜蛾与棉铃虫存在不敏感抗性机制 。研究这种抗性机理主要有两条途径, 即抑制剂的活体增效试验( 根据某种酶的抑制剂加药剂对抗性昆虫有无增效作用) 和高体酶活力测定( 离体测定抗性昆虫和敏感昆虫中各种酶的含量及活力, 然后进行比较) 。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2 环境因子的影响

  2.1农药使用不合理

  目前,使用农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抓不住防治适期,对于防治工作,多是看邻村、邻地、邻居施药就打“保险药”、或者盲目提高浓度打“彻底药”,不是根据各自家农田害虫发生情况适期施药、遇到特殊年份即易错过适期,一次防治不行就简单地增加次数、提高浓度,甚至反复用药;用药不对口,有的是盲目乱用,防治对象与农药不对口,有的是盲目滥用,不论见虫不见虫,也不管是什么虫,每隔三五天就打一次“定期药”,还有的是盲目混用、乱配;田间施药操作不恰当,主要是走速太快,打不匀,打不透,喷头方向没有根据防治对象,施药目的而变换。

  2.2 特殊的气候对抗性起诱导作用

  特殊的气候也可对抗性的产生起诱导作用,一方面,菊酯类杀虫剂的药效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与湿度呈负相关关系,湿度越高药效越低,害虫耐药力越强;另一方面,特殊的气候  (如光周期、温度、降雨等) 通过适宜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害虫种群,可间接地影响到抗性的增长。

  2.3杀虫剂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昆虫一旦对某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也往往容易对同类型(分子结构属同类、作用机制相同的)的其他种类杀虫剂产生抗性。杀虫剂的分子结构、以往的用药历史,对田间害虫的抗药性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作用类型不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品种进行轮换使用,就成为抗性预防和治理的手段之一。

  治理抗药性害虫的方法

  多样化的施药方法:农药的使用方法除了常规的喷雾外,还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拌毒土、制毒饵、土壤施药、涂药、滴药、烟熏等,不同的用药方法交替进行,有助于预防和克服害虫产生抗药性。

  开发使用土农药:土农药原料来源广,制作简单,对害虫不会诱发抗药性。目前,有待开发的土农药主要是植物性农药,如烟草、蓖麻、大蒜、辣椒水、韭菜等。此外洗衣粉、油类、生石灰、烧碱、松香等,这些都是配置土农药的好原料。

  轮换用药:不要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害虫,这样就可以切断害虫抗药性种群的形成过程。轮换使用的品种应尽可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制剂类农药等,杀虫原理各不相同,可交替使用。同一类的农药品种轮换使用应慎重,因害虫易获得交互抗性,即对某种农药产生抗性后,对和该种农药同类的其他品种也会产生抗性。

  混合用药:两种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农药混合使用,可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速度,即使抗药性已经形成,混合用药也能对抗药性起抑制作用。以前,混合用药较成功的方案有:敌百虫、敌敌畏与马拉硫磷混用;菊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类杀虫剂混用;敌百虫与辛硫磷混合使用;机油乳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等。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必须注意的是,混配农药也不能长期单一使用,要轮换用药,否则,同样有引起抗药性的危险,甚至引发害虫产生多种抗药性。

  农药的间断使用或停用:当一种农药已经引发了某种害虫的抗药性以后,如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使用该农药,则害虫的抗药性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如某些有机磷农药引起红蜘蛛的抗药性,经过若干年停用后,红蜘蛛的抗药性可基本消失。这样,药剂的作用仍可恢复。

  添加增效剂:在农药中加入增效剂,可明显起到活化农药、提高药效、延缓和抑制害虫产生抗药性的作用。如在氧化乐果中加入少量柴油防治蚧壳虫,可溶蚀蚧壳,使农药进入害虫体内,克服了蚧壳虫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除油类物质外,常用的增效剂还有中性洗衣粉、豆浆、植物油等。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