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缓释肥料产能达到250万吨,年产量70万吨,占到世界缓释肥料消费量的1/3。中国缓释肥料发展的主战场是大田作物,但是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也即大田作物对肥料养分缓释性要求如何?这是我国缓释肥料产业发展必须首先研究和明确回答的重要问题。
国外缓释肥料大都主要用在非农领域,对于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要回答大田作物需要什么样的缓释肥料,首先不能将肥料的缓释性和供肥性混为一谈。肥料的缓释性是指“肥料进入介质后养分向介质(水或土壤)中扩散的速度”;而肥料的供肥性是指“肥料进入土体后持续供应作物养分的能力”,包括供肥强度和供肥持续时间两个方面。肥料养分元素在土壤中释放后并不立即都被作物直接吸收,而是大部分养分通过转化和迁移,分布在不同深度的土体中,通过水-肥-根的耦合,从整个土体中供应作物养分。肥料养分能否被作物高效利用,关键在于水-肥-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特征。过去提高肥料利用率多重视水肥耦合的研究,而忽视了水分、养分同其吸收主体“根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效耦合。因此,根据水-肥-根高效耦合理论,缓释肥料养分在施入土壤表层(0-20cm)后呈“S”型释放,并不一定实现肥料养分在整个土体中的供肥性也是“S”型的。肥料缓释性的设计原则应当是实现“肥料养分在土体中的供肥性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匹配(S型供应)”,而不仅仅只限于0-20cm根层只考虑肥料养分在0-20cm土层中的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匹配(“S”型释放)。另外,不同作物的根系深浅不同,对肥料养分缓释性的要求也不相同;土壤、气候和水分管理制度等不同条件下栽培的作物,对肥料养分缓释性的要求亦不相同。国外缓释肥料养分释放的控制标准,是按浅根草坪和园艺花卉等植物的需肥规律制定的,可能并不适合大田深根作物。
另外,我国缓释肥产业还需通过工艺、设备和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增强产品质量稳定性,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控制化,提高单套设备产能,降低肥料加工成本。我国缓释肥料在重视发展树脂包膜肥料的同时,还应重视发展非树脂包膜型或其它缓释途径的缓释肥料,如无机包裹型、有机质包膜型、有机无机型缓释肥料等,这些缓释肥料用普通设备即可生产,无需特殊设备、无需溶剂,工艺简单、能耗小、产量高、成本低,大田作物应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