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半匍匐,株高75~85厘米,叶绿色,田间植株生长基本整齐。群体较大,穗子较小,有早衰现象。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该品种属冬性,抗寒性较强。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灌浆较快,抗倒伏性较好。2008年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鉴定结果:高感条锈,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2006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容重788g/l,粗蛋白质15.1%,湿面筋30.8%,沉降值65.5ml,吸水率55.6%,形成时间5.8min,稳定时间41.0min,拉伸面积191cm2,延伸性186mm,最大抗延阻力804EU,面包体积810ml,面包评分84.5。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适宜播期为10月初,亩基本苗20万;春季管理依苗情而定,促控结合。对于水肥条件较好,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以控制春季分蘖为主,返青期不施肥浇水,拔节期浇水施肥,促大蘖成穗和提高小花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对于群体小或苗弱的地块,返青后应及时追肥浇水,提高春季分蘖成穗率。抽穗期结合防治蚜虫,喷粉锈宁一次,浇好灌浆水,以利于提高粒重。
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小麦中部中肥水地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61.2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9%,试验点13个,8点增产。其中2007年平均亩产341.1公斤,比对照减产0.5%;2008年平均亩产381.3公斤,比对照增产6.2%。2008年参加山西省小麦中部中肥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3.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9%,6个试验点,4个增产。
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