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薯14号(呼H9404-10)
331
切换pc版

特征特性

株型半直立,分枝数中等,株高70厘米左右,茎绿色,复叶较大,侧小叶5对左右。花冠白色。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表皮较粗糙,芽眼数目中等、浅,结薯集中、整齐均匀,商品薯率达90%以上;耐储藏。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95天左右,中熟。加工品质:淀粉含量20.9-26.4%,食味好,适用于淀粉加工和食用;植株和块茎抗疫病能力强,抗主要病毒病(PVY、PVX、PLRV、PSTV)能力强。淀粉含量高达20.9-26.4%,比目前国内生产上主推的高淀粉品种“内薯7号”高0.6-6.1个百分点,上限值比新育成的蒙薯10号高0.7个百分点。还具有大中薯率高达90%以上,大薯率高空心率低的突出优点,平均亩产1500公斤左右。在区试生产示范中,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逆性(如抗旱耐涝能力极强)。

喜肥水,适于岗坡、沙壤土、黑土等排水良好地块,适当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淀粉含量。亩保苗3800-4000株为宜。进行种薯的催芽处理,播种前将种薯放在10-15℃的环境条件下晒种催芽,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切块播种或整薯播种,如果切块,重量不能低于25g,每个切块保证不少于1-2个健芽。适时规范播种,一般当气温稳定通过5-7℃时即为当地适宜播种期。垄作时播深15厘米左右,覆土10厘米;垄距70厘米左右。垄作时铲趟作业要在开花前结束。喜肥水,一般肥力情况下,可每亩施农家肥1吨,磷酸二铵20公斤,硫酸钾13.

产量表现

1998-2000年参加呼盟区域试验;2001-2002年参加品种生产示范,2001-2002同时参加大面积生产试验。1998-2000年参加呼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8公斤,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25.7%。2001-2002年参加生产示范,平均亩产1731.8公斤,比对照克新1号增产1.3%。

适应区域

适宜内蒙古一季作区作为淀粉加工和食用品种种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