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甜玉1号
330
切换pc版

特征特性

为甜玉米品种。黄淮海区:出苗至散粉47天,出苗~吐丝50天,鲜果穗最适采收期75天左右,生育期100天。株高224厘米,穗位高82厘米,双穗率5.4%,株型平展,保绿度60%,分蘖率41%,倒伏率12.5%。果穗中筒型,籽粒黄色与白色,白粒约占1/4。苞叶长10.4厘米,穗长17.1厘米,穗粗4.2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6粒,秃尖长度0.94厘米。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黑粉病,高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中抗玉米螟。田间鉴定中抗大斑病、黑粉病和玉米螟,高感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和茎腐病。东南区:在武汉地区春播85天左右采收,秋播60~90天。株高189厘米,穗位59厘米,株型松散。穗长17.4厘米,穗粗4.5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2粒,百粒重29.7克,出籽率71.3%,籽粒深度1.9厘米,秃尖长2.6厘米。保绿度67%,双穗株率25%,中抗叶斑病。籽粒排列整齐,鲜穗种皮较薄,外观、色泽、饱满度、柔嫩性和食味性均好,品质优良。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授粉后20天的籽粒(干基)总糖34.08%,还原糖7.85%,粗蛋白13.15%,粗淀粉19.63%。达到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隔离种植,用疏松细土盖种,亩种植密度3500株左右,在喇叭口期用低毒农药防治玉米螟。春播的最适采收期是授粉后20天左右,适宜采收期约一周时间。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参加黄淮海、东南特种玉米B组区域试验,一般亩产鲜穗650~700公斤,稳产性好

适应区域

适宜在河北、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作鲜食甜玉米种植。籽粒偏小,不适宜用作籽粒加工。应注意防治矮花叶病毒病,防止倒伏。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