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苗叶片绿色,叶鞘为浅紫色,第一叶叶尖为圆形,前期生长势强。植株属披散型,全株总叶片数19-20片,叶片中宽(穗位叶宽12.1厘米),叶鞘缺乏花青苷,穗上第一叶与茎夹角为36.40°,呈轻度弯曲型。株高266.1厘米,穗位高105.2厘米。果穗圆锥形、穗柄短,穗长19.7-20.4厘米,穗粗5.5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平均37.3粒,白色轴。籽粒半硬粒型,顶端金黄色,远轴侧为淡黄色,出籽率83.1%,千粒重286.9克,色泽好,外观品质优,全生育期130天。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高抗-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抗-中抗小斑病,高抗玉米螟,田间未发现纹枯病。
(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重庆市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移栽,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为主。(2)合理密植、发挥群体增产潜力:一般亩植3000-3200株,肥水充足的地方宜密植,肥水差的地方宜稀植。(3)增施肥料、科学用肥:重庆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2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采用“一底三追”施肥较好。(4)加强管理、适时收获。在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中耕除草,麦收后及时上厢施肥,加强管理,提高产量。
1999年参加重庆市多点预备试验,平均亩产422.8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5.2%,居试验第二位;2000-2001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玉米区试,平均亩产431.7公斤,比对照增产8.91%。2001年在重庆市万州天城、南川市、长寿、忠县、綦江县6个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4.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9%,居第二位。
适宜重庆市平坝、浅丘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