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科学施肥助丰收
334
切换pc版

——访中国农业大学王兴仁教授

本报记者王晓晶

      今年7月下旬以来,我国很多地区持续干旱少雨,给秋粮生产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就怎样科学施肥和抗旱救灾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王兴仁教授。
  记者:王教授,今年哪些作物受旱最严重?应该怎样防治?
  王教授:玉米、水稻和大豆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其中以玉米和大豆受害最为严重。目前作物正值籽粒灌浆期,对水肥供应十分敏感,土壤干旱会造成根系和叶片早衰,降低土壤养分的吸收和植株养分向籽粒的转移,影响籽粒灌浆。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抗旱措施:
  1.全力以赴进行节水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甚至肩挑、手提等一切可行的方法,能浇一地是一地,能灌一垄是一垄,再结合浅锄地保墒,尽可能将旱灾损失降到最小。2.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这样做不仅能缓解旱情,而且能防止植株早衰,促进籽粒灌浆。3.加强对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4.加强对非旱区和未受旱灾作物的后期管理,做到这里损失那里补。
  记者:吉林省松原的杨先生问,玉米后期因干旱少雨,追不上肥,能叶面施肥吗?
  王教授:可将0.1%~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与0.5%的尿素溶液单独或相互配合进行叶面喷施,以缓解旱情和增加粒重。如果没有磷酸二氢钾,也可喷施1%~3%的过磷酸钙的澄清浸出液。
  记者:黑龙江省绥化的吴女士问,大豆播种时施了一次肥,后来因天旱就没有再施肥,现在该怎么办?
  王教授:大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随植株生长发育而向土壤深层推移,再加上干旱造成根系早衰,到鼓粒期,10厘米以内土层的根系几乎不能吸收利用养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叶面施肥,可抓紧时间喷施几次0.5%~1%尿素溶液和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
  记者:干旱条件下与平时相比,对喷施叶面肥有什么不同要求?
  王教授:在干旱条件下,叶子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且喷施的叶面肥干燥较快。所以要将叶面肥浓度适当降低,少量多次喷洒。喷施时间应在上午10点钟以前,下午4点钟以后进行,避开中午强光高温时间。亩用水量约50公斤左右,以叶子正面、被面都喷遍为宜。
  记者:据了解,在辽宁东港等沿海地区与旱区不同,水稻长期低温寡照,病虫害加重,籽粒不饱满,你能否给他们出出主意?
  王教授:除了适当稀植和加强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外,在施肥上要适当减少孕穗期施氮量,在抽穗初期喷施0.5%~1%尿素溶液与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混合液。在水分管理上,后期除盐碱土地区需要以水压盐外,应采用“小水勤灌,浅湿结合”的灌水方式。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