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施用磷肥
565
切换pc版
          因地、因时、因作物科学施用磷肥,是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磷元素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且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据测定,磷元素在土壤中移动半径仅为0.5厘米--1厘米,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磷较困难。为了提高磷肥施用效果,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因土施磷。缺磷的土壤要施磷。一般远离村庄的瘠薄地,新平整的生土地,常年少施农家肥的地应优先施用磷肥。从土壤类型看,翻黄田、冷浸田、“鸭屎”土田、铁砾黄泥田、酸性红旱地等施用过磷酸钙效果显著。水溶性的过磷酸钙最好施于中性和石灰质的碱性土壤;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等属于弱酸溶性磷肥,应施于中性或酸性土壤;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只有在酸性土壤中施用才能发挥肥效。     2.早期、集中和分层施用。一般作物的需磷临界期都在苗期,作物长大缺磷时再施,往往利用率低,增产效果不明显,故应早施,确保苗期不缺磷。另外,磷在植物体内是一种可以被再利用的营养元素,当作物生长形成更幼嫩的组织时,它会向新生的组织运输,因此对作物早期施磷效果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元素固定而失效,一般利用率只有15%--20%,特别是在石灰性土壤以及淤泥、黄泥土等各种黏质土壤上撒施磷肥,利用率更低。如果集中采用沟施、穴施、粘秧根等方法,可缩小土壤与磷肥的接触面,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磷肥的利用率。磷肥施用量确定后,将堆沤好的磷肥,部分作种肥,集中浅施于土壤中,以利幼苗吸收。其余的磷肥,在播种前结合翻耕,深施于15厘米--20厘米的土层内作基肥,供作物中后期吸收,既不浪费肥料,又能保证作物全生育期对磷的需要。     3.根据作物需磷特点及轮作制来分配磷肥。由于磷肥肥效慢、后劲足,不一定每茬作物都上足磷肥。在轮作中,磷肥应掌握“旱重水轻”的施肥原则,把磷肥施在对磷肥敏感的作物上,如水旱轮作,多采用稻----麦或油菜、绿肥轮作,磷肥应重点施在小麦、油菜、绿肥等旱作物上。水稻则利用磷肥后效。在旱地轮作中,如小麦----豆类、棉花、绿肥轮作,可把磷肥重点施在豆类、棉花、绿肥作物上;若是小麦----玉米轮作,磷肥应重点施在小麦上,玉米利用其后效。     4.氮、磷配合施用。过磷酸钙与尿素、硝酸铵等氮肥配合施用,可提高肥效。在缺磷又缺氮的土壤上,氮肥与磷肥配合施用,可互相促进,尤其是土壤中有效氮比较丰富,有效磷相对偏低,即氮磷比例失调的土壤上,配合施用磷肥效果更佳。     5.与有机肥混合堆沤施用。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有助于磷肥中非水溶性含磷化合物的转化,同时有机肥料产生的腐殖酸具有较强的吸附和代换性能,可活化和保护磷元素,提高肥效。此外,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可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磷的固定。所以在磷肥施用前最好与优质有机肥料或富含腐植酸的泥炭等混合堆沤。据试验,磷矿粉与厩肥堆沤30天,堆中弱酸溶性磷的含量比不加磷矿粉的堆肥增加4倍多。堆沤时加入的磷肥,一般为有机肥料的5%左右。     6.根外喷施。农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易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对水喷施于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作物体中。水稻、麦类等禾本科作物可用2%--3%的浓度,油菜、蔬菜可用1%的浓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喷施,增产明显。     7.适量施用。一般作物每亩施磷肥40千克--50千克为宜,用量过小增产不显著,过大不经济。     413100 湖南省沅江农村办 曹涤环     摘自于2003年第6期《农村实用科技》 (记者 佚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