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在实现粮食持续增产丰收的同时,带给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在增加。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改变传统的植物营养理论与制肥施肥方法,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实现环境可持续,有机碳肥料、非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提供了新途径。这是记者于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肥料产业“新时代、新思路、新方法、新产品”恳谈会暨全国钙镁磷肥技术进步联合体2013技术年会上了解到的。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仲鹭勍处长强调,当前化肥施用影响环境、土地流转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现等因素正对肥料产品提出新要求。建立科学的施肥体系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生产什么用什么”向以农业需求为导向转变;使用上从单纯追求增产向“增产、环保、经济”施肥转变;在技术推广上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和合作组织的作用,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的相互结合、补充。
郑州大学许秀成教授认为,对传统化肥进行增值改性及性能提升,应倡导功能性脲硫酸肥料和多营养、中浓度、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与推广,实现新型肥料产品的创制,创立植物营养“有机—无机理念”, 开发直接利用中低品位磷矿生产磷肥等新技术、新工艺,以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可持续利用。
专家表示,碳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六大元素之首,土壤有机质不足将引发作物“碳饥饿”,但仅用矿质营养理论难以解释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有机碳营养现象。中国农科院赵秉强研究员、华南农大廖宗文教授、福建绿洲生化公司李瑞波总经理等专家认为,应逐步建立与矿质营养理论相辅相成的有机碳营养理念,催生新的有机碳营养肥料产业的发展。有机碳肥料能让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含有能量的小分子有机碳物质,让其参与体内代谢,从而起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所以,含有小分子有机碳物质的肥料对农作物增产明显,市场销路也好。农田试验表明,与传统肥料相比,有机碳肥可使花菜亩增产35%,萝卜增产22%,水稻增产12.6%等,并提高作物抗逆性。
据郑州大学李菂萍高工介绍,以非水溶性肥料制备多营养灌溉液生产全水溶肥料的新型灌溉施肥方法,突破了传统矿物肥无法实现水肥一体化的瓶颈,为未来城市立体农场、屋顶种植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采用该施肥方式种出来的西红柿、草莓等不仅维生素含量丰富,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清华大学盖国胜教授介绍的中低品位磷矿微晶化技术为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来自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国家化肥质监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的嘉宾与云天化国际、深圳芭田、鲁西化工等近百家肥料企业的200余名代表进行了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