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碱性土壤本就较多,而由于常年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很多大棚内的土壤频频出现“红霜”、“白碱”,这都是土壤偏碱的症状。记者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土壤状况。
首先,大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掺拌绿肥或松针土。有机肥能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建议菜农大量使用,亩施25-30方(之前多次报道,在此不再赘述)。而拌绿肥和松针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绿肥和松针叶土是由杂草、腐烂的松柏针叶、残枝等枯落物堆沤而成,呈较强酸性。一般在碱性土中掺入1/5-1/6的绿肥或松针土,即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其次,配施的磷肥改用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碱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过程中,尽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再次,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研究表明,石膏或磷石膏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应用到碱性土壤效果明显。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这种利用作物秸秆混合石膏等,把化学改良和物理改良结合起来的方法,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板结,效果显著。
另外,在实施以上三项措施时,需注意施用深度。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于移动性差,且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所以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上层主要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下层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