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全人工育苗幼体培育前准备
553
切换pc版
  1.培育设施及消毒处理

    (1)培育设施

  幼体培育多采用水泥池或水槽,室内、室外皆可,但若为室内池,屋顶需用透明材料(如玻璃或玻璃钢瓦等)。水泥池或水槽的容积为20~60立方米,水深1.0~1.5米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为好。水池应设有进排水、滤水、充气等装置,并视当地水温情况,决定是否附设增温设施。池底要有较大的坡度,一般1.5%~3.0%,排水底阀应足够大,直径一般在100~150毫米,以利蟹苗出池。有的地区也曾用土池进行幼体培育,有的培养到溞状末期,即以灯光诱捕的方法,移入水泥池,继续完成大眼幼体的培育。也可以专建锯缘青蟹育苗池,因青亲蟹产卵批量小,专建的育苗池以10立方米以内的小池为宜。
    除幼体培育池外,还应设有一定比例的单胞藻培养池、轮虫培养池、卤虫孵化池等,4种池子水体的比例大致为1:0.2:0.1:0.1。最好设有预热池,幼体培育池与预热池水体比为5:1,以保证换水温度所需。

    (2)消毒与处理

  消毒包括育苗池、育苗用水的消毒和清理。凡新建的水泥池,因碱性很强,会影响幼体发育,需用水浸泡1个月左右。若时间紧张,则采取加少量工业盐酸的方法,可缩短浸泡时间。水泥池在育苗前应用每立方水体加20克的高锰酸钾洗刷池底和池壁。
    病害对幼体培育的影响很大。海水中的病菌、寄生虫及幼鱼虾都对幼体构成危害。因此,育苗用水必须进行处理。较为简便的是用滤网过滤,可除去部分敌害生物。

  
  2.培育用水的准备及调控

  自然海水要经二级沉淀、沙滤后,再用100~200目筛绢网袋过滤,方可注入培育池。池水开始不要注满,一般为育苗池的2/3体积即可。
    培育池注水后,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加入EDTA钠盐3~5克/立方米水体,并接种单细胞藻类,金藻、硅藻、扁藻等种类均可,并将池水调至幼体培育适宜的水质指标范围待用。


    3.幼体的选育及布池

  为了提高幼体的成活率,减少污染,选择健康幼体进行培育是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方法是:刚孵出膜的幼体,在停止充气的情况下,由于幼体的趋光性强,健康幼体会集群于水的表层和上层。这时,可用塑料桶、塑料勺或圆底筛绢网袋将表层和上层幼体收集,放入幼体培育池培育。也可用虹吸方法收集:溞状幼体I期入池的密度约为2万~5万尾/立方米水体。若不经选优,布池密度可增大。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