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的人工增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底播增殖和移殖增殖。
一、底播增殖
底播增殖是指将壳径1厘米以上的人工种苗或者经中间培育的海区采集的半人工苗投放到环境条件适宜的海域,经2年~3年左右的自然生长,使之达到商品规格后再进行回捕的资源增殖方式。由于本方法的资金投入少,管理工作量小,因此是当前海胆资源人工增殖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自然条件比较适宜的海域其回捕率可以达到40%以上,最高回捕率可达76.3%。目前,放流苗种种类有红海胆和马粪海胆。在日本,海胆的底播增殖已成为其“栽培渔业”的重要内容,全国的主要实施单位已多达数百个。我国的海胆资源增殖目前尚处于试验推广阶段。
1.增殖场的选择 决定增殖效果的两大重要因素是种苗的质量和增殖场的环境条件,在能保证种苗质量的前提下,增殖场环境条件的好坏将对底播苗的成活率及其生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而,为提高放流的增殖效果,搞好天然渔场和改进渔场还是很有必要的。适合于海胆增殖的增殖场应具备如下环境条件:
水环境 潮流通畅,海水悬浮物较小,受风浪影响小,浮泥相对较少;淡水径流较小或无工业污染源,常年盐度在27‰以上;常年水温接近于海胆的生长的适温范围;增殖场的水深最好在10米以内,以利于海藻类饵料生长。
底质环境 海底应为岩礁或者有石块分布的砾石底质,有适于海胆附着及栖息隐蔽的场所,或可进行人工改造,海底可投石或投放废旧轮胎。
饵料环境 要求海底生存有宜于海胆摄食的藻类,并且,在各种藻类消长季节均能保持有足够量的饵料藻类供海胆摄食,同时可投放人工鱼礁或海藻育成礁。
1.敌害生物放流后,海胆的活动范围较小,定居性强,能直接残食海胆的敌害生物相对较少些。但是,仍有少数鱼类、甲壳类、海星等生物能对幼小的海胆造成直接危害,因此,底播前一定要彻底清除增殖场内的这类有害生物。另外,如鲍、蝾螺等这些与海胆争食海藻类的竞争生物,其摄食种类与海胆的饵料十分相似,因而在饵料藻类比较匮乏条件下能与海胆形成饵料竞争,增殖场内这些生物的生物量过多也能成为限制海胆生长或者生存的制约因子。
2.增殖用种苗的成活率与其大小密切相关,因而种苗的规格与质量对于海胆增殖效果的优劣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6月份把壳径为0.5厘米左右的稚海胆放流,到10月份有90%的减耗。在夏季,天然采苗场自然脱落的稚海胆自然减耗达到85%~90%。大量的减耗可能是由于放流场的敌害生物,如海星、蟹类的吞食。为提高放流效果,天然采苗的苗种,从6月至11月进行中间育成后,再将平均体长达1.5厘米左右的稚海胆放流,满一年后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可见,马粪海胆的放流适宜规格要在1厘米以上。还有报道,放流1.5厘米的苗种,北方种一年后成活率为75%,暖水种放流7个月后成活率达65%。红海胆放流后1.5年~2年壳径可达3厘米~4厘米;马粪海胆放流1年~1.5年壳径可达3厘米~4厘米。日本北海道中央试验场也曾用不同规格的海胆苗进行底播增殖,对各自的成活率综合对比。结果表明未经中间育成的4毫米~5毫米的小规格海胆苗放流后不到半年成活率不足10%,经中间育成的10毫米左右的海胆苗放流后10个月减耗也很大,15毫米~20毫米的海胆苗放流一年后成活率在20%~75%。因而放流较大规格的种苗是必要的。笔者经近2年~3年的增殖试验的观察后认为,欲获得良好的底播增殖效果,虾夷马粪海胆及光棘球海胆的种苗规格应在2厘米以上。
3.底播苗标志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底播苗的跟踪调查及底播增殖效果的检验,因而是海胆底播增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海胆种苗标志方法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采用活体染色法对虾夷球海胆进行了标志,用2%的亮红染色30分钟,方法简单,标志清晰,1年后标志苗仍然可以识别。
移殖增殖是指将外海,或者海胆资源密度较大或饵料环境较差的海区的海胆天然苗(或成海胆)移至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海区,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加速其生长繁殖,增加海胆资源量,这种资源增殖方式也称为移殖增殖。为了更快地促进移殖后海胆的生长,有时,还结合进行人工改造增殖场的环境,例如日本岩手县市町渔协利用潮间带挖掘增殖沟,并在增殖沟内用沉下式缆绳等夹养海带苗或裙带菜苗,增殖饵料海藻类,同时移殖入天然海胆。移殖前海胆群体较瘦,生殖腺指数低于10的个体占43%,低于15的个体占75%。移殖后经10个月生殖腺发育丰满,生殖腺指数超过20的个体可以达到80%。经1975年~198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产出率比原产地的天然海胆提高85%左右。在我国有人曾提出过紫海胆的移殖增殖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移苗时间 在采捕移苗时,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季节,由于气温和海水温度相差较大,采捕移苗的紫海胆因应激而使其成活率偏低。所以,移苗的最佳时间应当选择在每年的3月~4月,此时紫海胆生殖腺发育正处于Ⅰ期~Ⅱ期,卵小,卵膜弹性好,同时气温与海水温度温差较小,特别在夜间温差更小。每年的11月份左右也可进行移苗。
二、采捕方法 在采捕过程中,难免会对海胆造成机械损伤,为尽可能减小紫海胆的损伤应采取捞杆和潜水等传统捕捞方法。这样采捕上来的紫海胆,个体大小均匀、整齐,几乎没有损伤。而用扒、拉网采捕得到的紫海胆,由于在网内相互撞碰,彼此损伤严重,运回投入增养区后,成活率降低。另外在藻类相对较稀少的海区,也可采取藻类作为诱饵,用网筐钓捕的方法,这样虽然采捞数量较少,但获得的紫海胆个体很大。
三、运输方法 紫海胆移植“干露”时间越短越好,但受条件限制,离水时间通常比较长,采捕后,一般放入网兜里或网笼里吊养在水中,下午5时左右装船。如果采用鱼箱装海胆,不但装卸时间较长,而且在装卸过程中来回折腾海胆,棘很容易被折断,试验中发现海胆在断棘后虽仍可以成活,但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其生长和生殖腺的发育。发育仍停留在Ⅰ期~Ⅱ期,又黑又瘦,在色泽、口感上都欠佳。而成活的海胆,经过一二个月生长,生殖腺发育基本上都达到Ⅲ期~Ⅳ期,色泽、口感、肥满度也发生很大变化。实践证明,运输最好的办法是将海胆直接堆放在船甲板上,不但缩短装卸时间,而且紫海胆受损率也大大降低。为防止底层紫海胆受压过大而被损伤,海胆堆放不宜太厚,一般以50厘米以下为好。在运输途中,为防止海胆脱水,每隔1小时左右,用海水喷洒一遍。
四、移植底播 在增养殖区内投放移植的紫海胆,投入海中直接沉入海底的,一般都能够成活,而“随波逐流”的紫海胆几乎全部死亡。投放到增养殖区成活的紫海胆其适应性非常强,底播后次日,在采捕上来进行解剖,观察到食道内充满了刚刚摄食的藻类。一周之后,紫海胆生殖腺开始变色,二周后生殖腺的色泽与当地紫海胆已十分接近,一个半月后,紫海胆生殖腺肥满度达到Ⅲ期~Ⅳ期,即达到采捕规格。投放时,应注意直接投放到海底有岩礁藻类的海区,投放密度大小均可,紫海胆会自行撒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