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作为一种自然资源被利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可食部分主要为中胶质。据报道,水母受伤后中胶质有阻止伤口扩散作用和促进新上皮形成的功能。海蜇作为保健食品,还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 
1.海蜇的生物学 
1.1分类及近缘种 
海蜇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有4种:海蜇(Rhepilema esculenta),黄斑海蜇(Rhepilema hispidum),棒状海蜇(Rhepilema rhopalophorium)和疣突海蜇(Rhepilema verrilli)。前三种见于中国,其中海蜇和黄斑海蜇为重要食用水母。此外,中国沿海的食用水母还有口冠水母科的沙蜇。 
1.2形态特征 
水母体分为伞部和口柄部。伞部高,超半球形,中胶层厚。伞缘具8个感觉器和10-170个缘瓣。伞体中央向下为圆柱形口柄(胃柱),其基部有8对肩板,端部为8条三翼形口腕。肩板和口腕上有许多小吸口、触指和丝状附器,其表层满布刺细胞团,施捕食与防御功能。吸口是胃腔与外界的通道,兼有摄食、排泄、生殖、循环等多种功能。 
胃腔大,椭圆形。由中央胃向伞缘伸出16条辐管,辐管侧生若干分枝小管,终端由一条环管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管系统。胃腔向下延伸并向口腔和肩板分叉形成腕管,与吸口相通。生殖腺由胃腔内伞壁的内胚层形成,位于伞体腹面生殖下穴的上方,在胃丝外侧,褶叠形,宽5-10mm,共4个。生殖腺一端(向心端)与胶质相连,另一端游离,与胶质膜之间形成生殖腔隙。无生殖管,性产物排放经由生殖腔隙通向胃腔,再经吸口排出体外。胃丝上有刺细胞和腺细胞,能分泌消化酶行消化功能。 
体色多样,多数呈紫红色,也有乳白、浅蓝或金黄色个体。伞部和口柄部颜色通常相似,也有两部分颜色相异的个体。
 
1.3分布与移动 
海蜇在沿海近岸水域营浮游生活,喜栖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20m,有时达40m。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中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止北部湾的广阔海域都有海蜇分布,渔业上根据海蜇成体的时空分布不同,从南到北可分为粤东、闽南、闽中、闽北、浙南、舟山、杭州湾、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和大洋河口等群系。 
海蜇的运动主要靠内伞的环状肌有节奏地舒张和收缩。环肌收缩时,将伞体下腔的海水挤压出去,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蜇体朝伞顶方向前进。海蜇的运动昼夜不断,成体在静水中的游泳速度为4-5m/min。由于海蜇游泳能力弱,大风、潮汐和海流等对其水平分布有一定影响。但海蜇具有较灵敏的感觉器,能在不同水层垂直移动,在风平浪静的黎明、傍晚和多云的白天,常浮游于水域上层;大风、暴雨、急流、烈日和夜晚,多活动于水域底层或近底层。这种垂直移动功能,在自然界对保持其种群的生存和分布区域的相对稳定其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池塘养殖要求水体有一定深度的原因。 
对水温的适应,水母型15-32℃,最适18-24℃,致死水温上限35℃;水螅型0-15℃,最适5-10℃。对盐度的适应范围,水母型8-38,最适18-25;水螅型10-32,最适16-24。喜栖光度为2400LUX以下的弱光环境。 
1.4生殖与发育 
行世代交替生殖,水母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无性世代水螅型,水螅型通过横裂生殖产生有性世代水母型,水螅营固着生活,水母型营浮游生活,通常所说的海蜇是指水母型成体。 
海蜇雌雄异体,秋季性成熟。伞径300-500mm个体怀卵量4000-5000万粒。精子头部圆锥形,长约3μm,尾部细长,长约40μm,卵圆球形,直径80-100μm,怀卵量数千万粒,分批成熟排放。产卵时间为黎明,卵子是在脱离卵巢后在海水哺育下完成成熟分裂的,此时具梨形膜,外形与受精卵相似。 
受精卵卵径95-120μm。在20-25℃下,受精后约30min开始卵裂,6-8h发育至浮浪幼虫,呈长圆形,100-150 X 60-90μm。体表布满纤毛,活泼浮游。4天内多数个体变态为早期螅状幼体,具4条触手,体长0.2-0.3mm;10天左右达中期螅状幼体,具8条触手,体长0.5-0.8mm;20天左右螅状幼体发育完全,具16条触手,体长1-3mm。 
螅状幼体营固着生活,从秋季至翌年夏初共7-8个月时间,螅状幼体能以足囊生殖(无性生殖)方式复制许多新螅状幼体。当自然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螅状幼体以横裂生殖方式产生有性世代碟状幼体。初生碟状幼体直径2-4mm,浮游生活,经15-20天伞径达20mm,为幼蜇;再经2个月生长,伞径达300-600mm,体重10-30kg,达到性成熟。秋末冬初,完成生殖的个体全部死亡。 
9 1 2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