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圈养殖欠下“氧债”,不要让夏季漂参化皮来偿还
773
切换pc版

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暴发,问题层出不穷,珠江所林文辉老师颠覆传统,提出一个全新观点: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氧债引起的,池塘水质管理是在“还债”,疾病的暴发实际是在池塘调控过程中欠下的氧债造成的,此观点更是得到了广大业界朋友的认可。
海参养殖过程中夏季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功与否。前期的管理不善,底质不佳,堆积大量有机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氧气,欠下“氧债”,夏季高温期极易出现底热、海参掉底、漂参等疾病,其实质是在偿还“氧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氧债”如何产生?
(1)水体中藻类丰富,光合作用过强引起水中溶氧过饱和,造成氧气溢出,且藻类夜晚消耗大量氧气,欠下“氧债”。
(2)残饵粪便以及烂草过多,增加底部负担,在分解的过程当中消耗大量氧气,欠下“氧债”。
(3)夏季温度过高,水体垂直分布,极易形成水体分层,导致上下水流交换不畅,上层富氧水体无法到达下层,引起底部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热量,形成恶性循环,欠下“氧债”。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氧债”如何偿还?
(1)养殖过程中定期补充有益菌:泼洒“强效EM”或者“乳酵素”发酵液配合“底改”和“利生素”补充有益菌群,促进有益藻类繁殖,稳定水体,提高养殖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2)养殖过程中定期改底:化学类和生物类改底交替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氧化性极强,提高圈底氧化还原电位,抑菌除臭;“底速安”或“底生氧”可快速减小水体分子表面张力,打破水体分层;“底改”或“利生素”进一步分解残饵粪便烂草,使底质和水质长时间处于最佳状态。
(3)养殖过程中定期增氧:增氧机可搅动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对流,在大雨过后配合“氧力源”或“速氧”快速增氧,打破水体分层,预防底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夏季高温多雨是底质疾病爆发的诱发因子,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氧债”的积累超过了水体环境的最大承受限度,才是爆发大规模疾病的根本原因,会导致硫化氢急性中毒掉底、底热漂参化皮等。因此,在日常的养殖中应更加注重水质的调节,底质的改良,避免“氧债”的过度积累,可有效预防疾病的爆发。


作者:宝来利来水产皮口店 张辉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