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根据各地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摸索的结果,综合衡量决定放虾苗密度,主要决定因素有:
(1)养虾模式。不同养虾模式,放苗密度不同。精养虾池放苗密度可以大一些,但虾池条件不同,放苗量也有差别。半精养虾池放苗密度可少些,它们之间的放苗密度关系是:精养池>半精养池>粗养池。混养虾一般放苗量较少。
(2)虾池水深。精养池一般水深1.5~2.0米,水体的容量大,可适当多放苗。半精养土池水深1.0米左右,要少放苗,水深1.5米左右,可多放苗。原则上是虾池水深与放苗量成正比的关系。
(3)换水率与净化水的条件。虾苗密度大,投饲料多,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一定要结合水体净化措施来考虑放苗量。能够随时换海水,或者用淡水调节,可以适当多放苗,否则要少放苗。有的虾场换水条件差,但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少换水或不换水也可以保证水质,可以适当多放虾苗。底质洁净可多放虾苗;淤泥多,没有改造之前,即使其他条件好,也不能多放苗。
(4)增氧设施。放苗密度越大,需要溶氧越多,单位水体需要的增氧机台数越多。因此,增氧机数量可以满足需要的,可多放虾苗,否则要控制虾苗放养数量。
(5)养成虾的规格与产量。养成虾的规格与放虾苗量密切相关,养小规格虾或轮捕轮养,虾苗放养密度可较高。养大规格虾,单位水体要少放一些苗,产量与放苗密度原则上是成正比关系,但不一定苗多就是高产。
(6)饲料供应情况。资金充足,能保证优质的配合饲料供应,可以适当多放苗。否则要少放苗,到后期饲料量要很大,无法保证供应,虾不但不能正常生长,由于营养不足,体质弱,易发生疾病。对于整造养虾的资金要全面安排。
(7)养虾的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技术水平高,应变能力大,有高密度高产的生产经验,能及时发觉虾池出现各种现象,有把握处理一些错综复杂的生产问题。且场方有足够财力,可以多放虾苗,否则要从生产稳妥来考虑,不宜放苗密度过大。
虾苗放养密度要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较合理的放苗量,一般高密度养殖放进口苗5-6万/亩,放本地苗10万/亩,普通池塘放苗3-5万/亩。不要片面认为当前虾苗价格低,多放苗便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一定要遵循科学办事,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