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南美白对虾养殖专家的认知
510
切换pc版

  一、 虾病的问题何解?
  
  自从1987年下半年以来草虾爆发病毒性疾病以来已经过了十余年,这些年来,不同的虾病病毒一直被检测出来,学术界、研究单位和业界也花费了莫大的心力来研究解决虾病的方法,但是成效似乎并不如预期,尤其令人惋惜的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后,凡事都在商业化的考量下甚至连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向似乎都给模糊了,更别提去研究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或预防虾病的方法了。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虾体内的抗病基因的转移技术,这似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的新领域,但却缓不济急,日后可预料到的也是推广的问题,而目前虾病问题的解决似乎又是无解的习题。  
   
  首先,大家都知道虾病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但是造成这些病原体可以治病的“病因”又是什么呢?许多人都是人云亦云认为是综合性因素,一是怪环境的污染,但是在某些时节里,如2000年的夏季,养虾可谓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季,难道污染的问题在这段时间内就不存在了吗?二是怪天气,但是在一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内同一个养殖着的相邻两个池塘,必定有一池成功,一池失败的情形发生,那么养虾的成与败之间,天气难道有任何的不同吗?三是怪“池塘老化”,面对这种理由或许只能对提出这种力理由者叹息以对,请问“池塘老化”如何定义?是否池塘底累积了一些所谓的还原底层,就叫池塘老化?而2000年夏季的丰收季难道不是这些老化的池塘生产出来的吗?四是怪虾苗的质量不好,尽管虾苗的品质影响养殖的成败甚巨,但虾病的问题全然怪罪虾苗品质不好,似乎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作法,就以同一池的虾苗去到不同的养殖场,必定也是有成功与失败不同的可能结果,养殖的成功失败间,虾苗的品质又有什么不同呢?  
   
  然而东怪西怪,总没想到养殖技术中其实还有许多的盲点尚未为我们所触碰到的。自从虾病的问题发生后,分子生物学学者一直主导着解决虾病问题的研究方向,个人认为这应是虾病问题无解的主要原因。我个人曾以杀病原菌、补充有益菌或培养水中有益菌和抑制病原菌的三个步骤将虾病发作的池塘内的弧菌族群量控制在原来的千分之一以下,而此时池虾即停止发病死亡,开始正常摄饵并成长,若不考虑存活率的因素,虾病可说是处理过关了。然而此三步骤尽管是简单的处理程序,却包含了微生物学、水质学、藻类学、生态学、饲料学和废水处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才得以建立此环环相扣的虾病处理程序。若是能应用此处理程序在虾病爆发前即能有效控制池水中的弧菌族群量在非常低的水平,理论上即能有效地预防虾病的发生了。  
   
  二、什么是虾病的直接致死原因?
   
  大家都知道由病虾的体内可以检测出病毒和大部份是弧菌的病原菌,但是这二者间到底什么是造成病虾致死的呢?为此学术界已经争论了许多年了,双方面也提供了许多的实验研究以证明己方的理论正确。但撇开这些实验研究不论,若以逻辑法则推论之,同一池的虾苗放养至不同的养虾池,一定是有着有的养殖成功,有的虾病爆发的可能性,但不可能说成功者无病毒而发病者就有病毒吧!若说这些虾苗在虾苗场即已经感染病毒,相信无人会反对。有些SPF(SPF&R)系统的虾苗,也曾听闻到虾病的例子,那么这些虾苗便是在养殖场中,经由病毒的传播者而感染到病毒的了。所以可推论的是,以现行育苗和养殖系统是无法避免虾类被病毒所感染,既然如此,多年来时有所闻的虾类丰收季,虾类养殖成功便于病毒的感染与否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吧!  
   
  学者也会说,虾病爆发与否应于其体内的病毒有关吧!在1998年的夏天,蒙当时的上海科技曾总经理告知,他们自虾苗放养后即全程以PCR作病毒量的监测,结果是病毒量的指标一直维持在103—104,但他们那一季却是养殖成功的,收获丰盛,所以虾病的爆发与否似乎又于虾体内的病毒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个人曾在1996年的夏天看到一养虾场中的虾子其壳上全数都有白斑病的病症,但却没有发病,一般的认知是白班病的病症是由病毒所引发的,这又是一例证说明虾病爆发与病毒感染似乎没有绝对的关系。  
   
  十余年来,一直都有许多的报告和例证说明虾病的爆发于细菌(弧菌)的感染有绝对的关系。1997年的夏天,我个人曾从事一项养虾实验,因实验之需要必须定期作水质和微生物的监测。我在同一日于另一养虾实验场放养同一池的虾苗。放养期间我个人从事的养虾实验场的水质测定数据于一般良好水质条件的认知有极大的差异姑且不论,但弧菌量的测试一直维持在102株/cc以下,最后顺利收成,养殖成绩不错。但是另一养殖实验场的弧菌一直维持在104—105株/cc,水质数据即使非常正常,养殖却从未超过30天。二养虾实验场既是来自同一池的虾苗,病毒的感染状况因该相同,但就因池水中的弧菌的量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养殖结果,这便可以说明病虾的致死原因应是细菌(弧菌)而非病毒。  
   
  近数年来,我个人曾监测数百个不同池塘中池水的弧菌族群量,发现若池水中的弧菌大于103株/cc时,池虾即处于发病状态或于短时间内爆发虾病,而养殖成功的池塘其弧菌量则小于102株/cc。在1999年春天,我在某一养虾场取水作弧菌监测时发现一有趣的现象,某两个以目测法观察其水质条件几乎完全相同的池塘,其池水中的弧菌量到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其菌种却是大大的不同(菌落形态的差异),当时放养白虾的池塘正处于发病状态,但另一池放养的草虾却未有任何病症出现。这可说明在同一时间内,由于养殖物种类的不同其病原菌相也会不同而其病原性也不同,所以发病状况也不一样。这就是为何1999年春天台湾地区的白虾养殖全军覆没而少数草虾养殖场养殖草虾却得以顺利收成的原因。这也为虾病的致死原因是病原细菌的因素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明证。  
   
  由于虾病的爆发与病原菌的菌种与其病原性有关,所谓病原性便是指病原菌对虾体的组织的破坏程度而言,对虾类病原性较高的病原菌其致病量就较低,这就说明了在某一季节,某一种虾类特别易于养殖的原因,因为在那个时期,水中存在的病原菌相对某一种虾病原性较低的缘故,但一旦季节改变,病原菌相也随之改变,若病原性增强,便导致对同一种虾的虾病发生,荣景不再。如近年来太平洋白虾的引进于与养殖即为一例,在1998年的夏季,台湾地区第一次大量养殖太平洋白虾,成绩斐然,同一时期的草虾养殖却是一片惨然,使业者以为白虾的抗病力较强,又重燃了台湾养虾业的希望,甚至看好三年的荣景,不意才进入秋季,便频传白虾爆发虾病的消息,延续至1999年的春季更是全面躺平,就连由夏威夷进口的无病毒虾母所生产的虾苗亦然,初始大家以为是虾母业者引进南美带“桃拉病毒”的虾母,而使虾苗带病原以致引发虾病的流行,由于当时利之所趋,为降低成本,虾母业者确实进口了非SPF系统的虾母,故而百口莫辩。其实在1997年就已经有感染桃拉病毒病症的草虾出现,桃拉病毒病变并非自引进白虾养殖才开始发生,2000年的夏季白虾丰收,其虾苗来源80%已是由“塘母”所产生,而塘母所生产的虾苗几乎可确定感染病毒的情形下,这又要如何来解释养虾成功的缘由呢?由季节的变化中,池水中的病原菌相的差异似乎是可说明一切。  
   
  由我个人亲身的实验和太平洋白虾在台湾大量养殖短短几年的历史,观察其虾病的发生即可说明了虾病的爆发与死亡应与病毒没有绝对的关系;2000年夏季白虾丰收,但一进入秋季却立刻虾病频传,这也说明了病原菌相的变化与其病原性的强弱才与虾病的爆发与病虾的死亡有着绝对的关系。  
   
  三、什么是虾病发生的根源?
   
  虾类养殖的成功与失败也和水中病原菌的族群量有着绝对的关系,不论病原菌的菌种为何,若病原菌的族群量一直维持着高水平,虾病迟早也会爆发。我们一般的认知是病毒和细菌是虾病的病原,但是造成病原体的族群量达到致病量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虾病发生的池塘中的弧菌族群量都是养殖成功者得一千倍以上,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存在呢?推究这种差异的原因,由所衍生的因果关系加以处理,虾病的问题便可寻求到妥善处理的方法了。
  
  以杀病原菌、补有益菌或培益菌和抑病菌的三阶段处理模式,即所谓的“生态处理法”确实可将发病的池塘处理到池虾停止死亡并正常摄饵和生长的程度,此时池水中的弧菌量被抑制在发病状态时的千分之一以下,是什么原因可以抑制病原菌的增值呢?这必须由1997年夏季的养殖实验说起,当时经长期测试后,有数个弧菌控制良好的池塘,池水中的TCBS培养基(弧菌专用培养基)的细菌着生量皆维持在102株/cc以下,曾有池塘因投味过量造成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高达 4ppm,池虾的健康状况良好但略有顿料的情形,在未有任何处理仅停止投饵一日、投饵一日再停止投饵一日的处理下,亚硝酸盐的浓度即降致无法监测出的程度。虽然会利用亚硝酸盐的细菌很多,但以处理速度之快,推测池水中应有一类似硝化细菌的氮营养源细菌(简称氮源细菌)的优势种存在。假设就因这类优势的氮源细菌相存在才得以抑制弧菌族群的增殖,若此氮源细菌相的优势崩溃,弧菌族群的抑制因子消失便能增值形成优势种。氮源细菌的增值限制因子再不考虑温度的条件下,其一为溶氧,其二为其营养源即氮源,而营养源又较溶氧为重要。水中若缺乏含氮物质,藻类也会因营养盐的缺乏使得动力降低,甚至大量死亡,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降低而造成水中溶氧的不足,也连带使得氮源细菌的增值受到抑制,甚至破坏其优势状态。所以可推论当水中缺乏含氮物质时,是造成氮源细菌相崩溃,藻类大量死亡,弧菌族群大量增值,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  
   
  在大家的认知中,水中因投饵、排便、有机物的堆积等因素常造成含氮物质过多,水质过度富营养化的结果,常使养殖者颇为恐慌,怎么会有含氮物质缺乏的情形发生呢?水质学中的“氮循环”应是养殖领域中人人耳熟能详的,含氮物质在进入池塘后,经过一联串的氧化分解反应,最后以硝酸盐的形态存在,这些硝酸盐何去何从呢?有些藻类会利用硝酸盐,在缺氧的环境下,有些硝酸盐会被厌氧菌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大部分则以“脱硝反应”被厌氧菌还原成氮气。此时水中的氮气会形成过饱和,对养殖鱼虾会造成气泡病,这就是为什么在“透南风”富营养化的池塘中,鱼类会大量死亡的原因;强烈的脱硝反应也发生在下雨的日子,此时PH值有急剧降低的现象,以往总被认为时下酸雨造成的结果。虾类因循环系统的差异,并不会引发气泡病,但大量的含氮物质被还原后,并不会以氮气的形态再重回水中,一次又一次的脱硝反应消耗掉大量的含氮物质,若补充不足,当氮含量低于临界值时,便引发氮源细菌相崩溃、藻类大量死亡、病原菌增值和虾病爆发的连锁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虾病的池塘水漏干时,池底一定非常的干净,都没有黑烂土,是否值得探讨!所以可以再推论“脱硝作用”使水中的含氮物质缺乏所引发的虾病爆发的连锁反应便是虾病发生的“根源”了。  
   
  如果以上的推论正确,将含氮物质大量而适当施放于水中,应该就能再创氮源优势菌相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了吗?由个人近所来无论是在淡水虾、草虾和白虾的虾病处理上所得到的结果倒是颇为一致而肯定的。而经过处理后,当水中的弧菌族群受到控制时,池塘中无论是水质状态、浮游生物相、生态生物相等各项生态指标都指示着池水是属于富营养水质,所以以一般性的说法是:虾病的发生与控制无方竟然是“水不够肥”。  
      
  了解到脱硝作用与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后,许多在虾病处理上的疑惑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养虾成功的池塘池底都有一层黑土,即所谓的还原层,而虾病发作的池塘池底却非常干净,为什么养虾成功的池塘水中相当浓度的氨和亚硝酸,而虾病发作的池塘的水质条件却一如教科书所列的“标准值”?总结就是为什么在一般人认为根本无法养殖的水中,虾类养得特别好,而根本不可能发生虾病的水质条件,虾病却一再得发生?从开始养虾事业以来,由人为认定的“养虾标准水质条件”几乎是参考养鱼的水质条件而来,也没什么人去深切探究什么才是养虾的最佳水质条件,固有的知识一直桎梏着养殖业界所有人的思维而不知变通,其实这才是虾病问题无法解决的真正原因。以往有老师傅所谓的“可遇不可求”的暗棕色矽藻水,虾于其中存活率高成长也快速,是最佳的养虾水质,但也有人说矽藻水不稳定,容易倒藻造成虾类大量死亡。这便是以固有的知识想法而不知变通的例证。以现行生态法则很清楚的知道前者是富营养水质的矽藻水而后者是贫、中营养水质的矽藻水,两者的藻相是不同的,当然也有着前者稳定后者不稳定的差异存在。然而经过多年现场养虾研究后,有一点可确认的是,吾人不可再理所当然得以养鱼的水质管理套用在养虾的池塘管理上。  
      
  四、虾病发生的预警机制  
      
  虾病发生后,无论有任何再好的方法,处理过关后其存活率总在三成五以下,甚至低于一成者,这当然与处理时的起始水质条件有绝对的关系,牵涉到重建优势氮源菌相的速率问题,容后再述。病虾经处理后,大量死亡在所难免,所以任何人都知道预防重于治疗的重要性,只是对于虾病几乎还没有可行有效的预防方法罢了。  
      
  现行最为广泛应用的预防虾病的方法是使用所谓的生态制剂,俗称“活菌”的产品,它的应用机制即所谓的“以菌抑菌”的概念和快速处理水中有毒废弃物,减少虾类的紧迫以预防虾病。生物制剂为养虾业者普遍接受和大量使用在于它的理念正确而有时还真有那么点效用,但是大部分的业者却反映其实生物制剂的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如果以生态学的观点而言,生态制剂的使用是有着许多的谬误的:  
      
  1、活菌在池水中会再增殖的疑问。无论如何,添加活菌于水中都属外来种,池塘环境是否适合活菌生存都是问题,更别提增殖了,细菌的增殖是有条件限制的,此观点亦适用于病原菌。所以大部分的活菌添加于池水后,应该在它尚未发挥效用前便已尽数死亡,是为合理的怀疑。  
      
  2、菌量的问题。既然是以菌抑菌便是以绝对菌量优势去压制少数菌,但是一般的活菌产品几乎无法达到此效用。一公斤生态制剂在一百升水中经过“活化”的过程后,假设其中的细菌全是这类活菌(虽然不可能),经测定其总菌数为106—107株/CC,下池塘稀释后其菌量为100株/CC以下,试问这数十株菌就算能存活,如何去与103株CC以上的病原菌对抗?如果拿十公斤生态制剂去活化呢?相信其总菌数还是106—107株/CC,而且所费不菲。  
         
  3、菌种的问题。生物制剂的开发原先是由环境工程和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而来,菌种的使用在将废水处理至达到排放标准为主,若将此类菌种应用在标准养殖池,由于这类细菌对各类水质的适应力非常强,一入池水中便立即增殖,而在其增殖过程中会分泌粘质的多糖类可将水中的悬浮物质尽数粘附于池底,使得池水清澈见底,继而便造成养殖物全面死亡。所以生物制剂的使用不可不慎,就算无效也不可造成反效果。
         
  许多养殖成功的养殖场从未使用生物制剂,使用生物制剂的养殖场也不一定就保证养虾一定会成功,所以使用生物制剂预防虾病是颇值得商榷的。然而吾人是否能寻求一体适用的虾病预防方法呢?其它虾病在发生之前在池塘中总会有一些症候显示着虾病即将发生的前兆,这些症候或者从未为我们所知晓,如水中PH的急剧变化或有益菌和病原菌相间的变化。有些症候会为我们所观察到,只是不知道其意涵及危险性,如藻类持续数十日的大量死亡并在午后池塘的风尾处堆积着大量的藻尸,怎么捞也捞不完。有些症候会为我们所观察到也知道其危险性,只是不知道如何来处理,如虾体色发黑。凡此种种,我们若能在虾病发生之前即能掌握这些症候的变化,迅速而有效加以处理,亦即建立虾病发生的预警机制,便能有效的预防虾病了。方法如下:  
         
  1、仪器测定法:就是PH值测定法。对于养虾池的水质而言,PH值永远都是可靠而最具参考性的指标,但是如何由PH值来判断虾病将要爆发呢?在1997年的夏天的那项养虾实验中必须每日测定池水PH值三次,遂发现一个现象,在实验期间各池塘间的清晨的深夜的PH值并未有大太差异,但在某日午后的某些池塘却有异常剧降的情形,与正常PH值有0.5—0.8的差异。也就是说,在同池塘中的PH值在晨间时都正常,午后时剧降,有时其数值是当日中最低者,至夜间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形一周会发生一至二次。相同的情形在台湾所有的相关文献中只出现过一次,而在这篇文献中也只记录了一次这样的情形,在此情形出现后,池虾随后在一周内即发生病变。文献中并未对此现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解释,只是怀疑池虾发生病变应与池水的急剧酸化有关。  
         
  由于在此池水急剧酸化的情形发生前后,池水在目测上并没有任何差异,又都是发生在下午,所以应与藻类的变化无关。以海水的缓冲能力之强,若非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将无法使PH值产生如此大的变化,那么这些酸性物质是从何而来呢?就池塘状况而言,若非大量细菌的作用,水中一般的化学反应将无法产生如此多的酸性物质,那么又是哪类的细菌又是参与了什么作用,才有如此状况发生呢?以当时的池塘状况,在午后时最容易发生水质学上的所谓的“水温分层”的现象,池底会因此形成缺氧状态使得厌氧菌活跃,而厌氧菌则进行以脱硝作用为主的还原作用,使得水中的含氮物质减少。在某些文献中曾提到,若PH值在6.3以上时,脱硝作用的进行会使得池水PH值降低,与事实状况相符。  
         
  以PH值的遂降来监测脱硝作用的进行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次脱硝作用的进行使得水中含氮物质被消耗至临界量以下时,虾病在三周后爆发。所以当监测到池水在午后有遂降的情形而池底又很“干净”都无黑土时,藻类会在一周内大量死亡,待水色转变为浅绿色(优势种为蓝经藻)时,病原菌即已形成优势种,虾病将在两周内发生。  
         
  2、TCBS培养基弧菌族群监测法:若非培养基不易取得缺点外,此法倒是一个最简单、直接的监测法。取1CC池水置于培养基上,静置于室温、室内、两日后即可看见着生的菌落,菌落数量多即危险,菌落数量少则安全。至于多与少,我们可以自定100个菌落以下为安全量。此监测法可与虾的体色对照观察,菌落数量少时,草虾的体色呈白晰透明状,是为最佳状态。草虾的体色只要是呈现色状态(无论什么色),菌落的数量一定很多。  
         
  过去学术界并不认同此监测法,认为无意义,因为培养基上的细菌并不一定就是病原菌,而有些弧菌并不会着生在TCBS培养基上。但是有三点理由可作为此监测法颇为可行的验证:  
         
  (1) 已知虾病的主要病原菌都会着生在TCBS培养基上,而且由菌落的形态即可略知其菌种。  
         
  (2) 这是一个水质指标,表示在此水质状态下若无法控制弧菌族群的增殖,当然也无法控制病原菌的增殖。  
         
  (3) 在养殖过程中,池塘必须随时保持在最佳状态,若能控制弧菌族群量,当然也控制了病原菌的增殖,可随时监控个人养殖技术操作的良劣。  
         
  水中细菌在TCBS培养基上的着生量若由不100株/CC以下突然增加到500株/CC以上时,目测上池水的水色一定会有重大变化,代表病原菌的抑制因子已经崩溃,病原菌在水中及虾体内会开始大量增殖,而当其在水中形成优势种并在虾体中达到致病量时,时间约是二至三周,提供了我们处理虾病的应变时间。  
         
  3、目测法:虾病在发生前,每每有藻类大量死亡现象,而在午后大面积的藻尸蓄积在池塘的风尾处并持续数日,待藻尸量减少,池底的土皮大量增加,水色即有很大的变化(藻相的重大变化),随后虾病即在二周后爆发。若以此为分野而以水中弧菌量与其所对应的水质表现,吾人可以目测池塘是否处于安全或危险状态。
         
  安全状态:暗棕、墨绿、深绿和土涝水系,池水混浊度高、透明度低,动物性浮游生物量多,水车打起的水花有浓厚水色并拖出长长的水沫,池底底土呈黑色有时并附生大量螺狮,水车的浮船在水线下着生有黑色的有益的菌落,风尾的藻尸量少,池边和水车上着生深绿色短丝的丝藻。虾体色呈现白晰透明。  
         
  危险状态:池水清澈和浅绿色水系,池水透明度高,动物性浮游生物量少或没有,水车手榴弹起的水花无色并报导出的水沫很短,池底底土呈灰色并有土皮,池边和水车着生浅绿色长丝的丝藻,风尾的藻尸量大。虾体色则呈现黑色。  
         
  有些介于这二者间的混浊高的深绿色水色,便其藻种是属蓝绿藻的亦属危险状态,若未作任何处理,虾病一定会爆发,但其虾病处理结果则与浅绿色水系者迥异。  
         
  五、虾病的爆发和处理模式  
         
  1、池虾的平均体重在2克以下发生虾病的状况在于池塘中从未建立有益菌的优势菌相,放养虾苗时病原菌已在池中形成优势种,在短暂的放养期间(30天之内),常伴随着有倒藻或藻类大量死亡后着生淡绿色长丝丝藻的情形发生。而以台湾现今的虾苗生产模式可确定虾苗场中受到病原菌大量感染的程度应该非常低,当虾苗入养殖池后受到病原菌感染后,待其体内的免疫机制抵抗失败,病原菌在体内大量、增殖时,虾体色有变黑现象,此时已提供我们虾病即将爆发的警讯,而在高水温期约放养三至四周,当病原菌增殖至致病量时,池虾即发病死亡。这种状况以浅色水系居多,由于过去的一些固有的观念作祟,总认为放养后不必投喂饲料,待放养后二至三周开始投喂饲料时,虾病总在一周内发生,所以常有业者一口咬定是饲料出问题才使得发生虾病的问题,殊不知虾病发生时已是池中病原菌一段时间累绩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虾体色变黑尚未发病时即作适当处理,仍无法避免虾病的发生,其原因在于抑制病菌必须建立氮源细菌的优势相,但是此种菌相即使在高水温期也得约四周才能形成优势种,所以虽经过杀病菌、投入量含氮物质以培养氮源细菌和抑制病原菌的步骤,但因处理时程过长,病虾死伤迨尽,最后即使痊愈,存活率也在一成以下,毫无经济效益可言,故个人在此情形下并不建议作虾病处理,应经一番处理后重新再来过。但也有可处理的情形是将池水杀菌处理后,将池水浅至极低量再抽入养鱼池的肥水至满水位,再投入含氮物质“打底”,池塘的发病状况约在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2、某些养殖户在放养前会有“施肥”的动作,有机肥放量约在50公斤以下/分地,待有水色后即行放养虾苗。在池水的生态系中,由于有益的增殖速率总是瞠乎病原菌之后,过一番多空交战后,总是由病原菌取得优势,而伴随着水色的变化则是在绿水系中则由深经色经过藻类大量死亡后转为浅绿色甚至着生大量淡绿色长丝丝藻,而且虾体色也会变黑,虾苗放养后约45天即会爆发虾病,平均体重约3克。  
         
  在这种情况的池水生态系中,因为多次脱硝作用使得水中含氮物质的量非常低,氮源细菌相也是彻底崩溃,所以虾病的发生与处理模式就与前述一般,能收就收并尽快重新来过。  
         
  3、有些业者则会在放养前从事较完善的施肥和作水动用,有机肥施放量约在100公斤/分地,也会有较长的作水时间,必定等水中有相当的混浊时才放养虾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相当量的含氮物质的投放,也提供了使氮源细菌增殖成为优势种时间,所以初期虾苗的放养与成长都还算胜利,但在放养四至六周后,多次脱氮作用的发生及未能补充含氮物质,依然会因氮源物质不足使得优势氮源细菌相崩溃,在池塘中的表现则为藻类大量死亡、明亮的水色转为诲暗。在虾苗放养后60 至80天,池虾的平均体重约5克,虾病例爆发。  
         
  在这种情形下的虾病处理则较为简单,先作杀菌处理,适当换水后再投放大量的含氮物质,在水中的氮源细菌相虽正处于衰退期,仍能在两星期内重建氮源细菌的优势而能减缓虾病的状况。经过此适当的处理后,池虾的存活率一般均能维持在三成左右,并在一个月后达到上市体形。  
         
  以上这三种情形,第一种是不知道养虾需要养水者。第二种是知道要怎么养水但不知道要怎样养,第三种则是知道要怎样养水但不知道如何来维护优势的池中环境。一般的养殖者以第二种的业者居多,数十年来,“养虾即养水”养虾者的心中已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时至今日依然是不变的真理,多年来即使最专业的养虾专书对于 “作水”也仅是介绍什么是不适合养虾的水色,至于什么是适合养虾的水色,途述的就很少,而且以今日的观点来看,错误的也居多,所以虾病的问题的解决还是先由“作水”,作出最适合养虾的水色开始,所谓最适合养虾的水色便是水中的藻相能够搭配优势氮源细菌相并能抑制病原菌的增殖。  
         
  水中氮源细菌的建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便是水温,低水温期由于氮源细菌相应的建立速率非常慢,即使技术、经验丰富、观念和操作也非常正确的养殖者也常因作水时间过长而等待不及,匆忙放养虾苗,但氮源细菌相尚未建立,虾病已然发生,虽然虾病的处理较为简单,损失则在所难免,故而低水温期的虾类养殖较高水温期为困难,原因在此。1999年春季,即有一养虾场在放养虾苗后,听从我个人的建议大量施肥,但就是因为水温过低的关系,经过一个月尚未出现应达到的水质状态,虾病即发生,经过多次杀菌处理,两星期后虾病状况减缓,观察其水色即达到特定所期待状态。最后收成时存活率约为两成五,仍为有收益的情形。        
      
  六、有机肥的应用与虾病的防治  
         
  许多的业者在摸索中已经寻找到了如何治疗虾病的方法,但是仍处于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无论如何,可以确信的是,虾病已不再是无法治疗的了。多少年来,抗生素、界面活性剂、磺胺剂和氯气等杀菌剂的使用再加上维生素、矿物精和免疫赋活剂等的添加于饲料,内外兼治,但效果终究是有限的,直令学术界群医束手。许多昂贵的所谓的生物技术的产品被利用作为虾病的预防之用,是现在养虾业者的显学。但就是两年前,我告诉一位朋友刚利用鸡粪处理好一池发病的虾池时,直令他张口结舌,大大的不可思议。甚至今日再以相同的作法,利用鸡粪(有机肥)来处理虾病问题来告知养殖业者时,相信也是令人不可置信。十年前,当草虾杆状病毒正猖獗流行时,我个人曾有成功处理虾病的经验,当时处理的手法是:饲料中添加OTC、综合维生素、新鲜蒜汁再以鸡蛋包覆,乘病虾仍能吃料时,继续投喂,再以每分地10公斤的茶粕和石灰浸过夜后即泼洒于池中,每三天一次,两星期后病虾即停止靠岸死亡。处理过程中病虾并未有顿料的情形发生。十年后再回想当时的情形,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有的没的来处理虾病,多年来许多人曾作过相同的尝试,但毫无效果可言,至今已无人再作这种操作方法了,那么有效的其实是茶粕和石灰的处理了,茶粕和鸡粪一样都是很好的有机肥,利用有机肥把水作肥,一旦氮源足,建立了氮源细菌相,虾病就过关了。  
         
  我个人利用有机肥配合石灰已多次成功的处理了发病的池塘,虾病过关时的水质竟然是千篇一律的特定状况,若以逻辑推论之,这种特定的状况既然可以治疗虾病,若在发病前即将这种特定的状况作出来不就可以预防虾病了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而这种特定的状况就是那种学者不认同,业者感到恐慌,无人认为可以养出虾的似类臭水沟水的水质状况。  
         
  放养虾苗前利用有机肥作水,作出了肥水再放养虾苗,已立于不败之地。以PH值的监测可发现,脱硝作用在夏季时一星期约发生一至二次,但在秋冬和春季一星期就能发生四至五次造成水中大量氮源的流失;若想养殖长久顺利收长,就一定要有“追肥”的措施。至于作水施肥和追肥的机肥的种类、施放量和施放的方法,则因池塘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则的操作方法,便无法一一详细作解说了。  
         
  应用价廉的机肥而不需利用昂贵的药物和生物技术产品作虾病防治,这我已在业界推广二、三年了,已有越来越多的业者接受了这个观念,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实际操作证明了这观念的正确性。甚至有一位朋友在发现虾子不太对劲时竟将大量的猪粪尿直接抽入池中,每天抽3小时并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结果他在那一季是该地区养殖成绩最好的。“用鸡粪治虾病”,当您了解到先前所提的脱硝作用与病原菌间的相互关系时,您便不会感到惊异了。  
         
  七、后记  
         
  推论出“脱硝作用”是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无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但由此方向作水质方面的处理,而且也无需考量天气变化的影响,虾病的治疗与预防由无从做起却变得大有可为。而在现场的实际操作中也证实往这方向研究与处理的正确性,不同于学术界在实际室中设计实验的精密,我个的资讯完全是由现场工作中所获取的只鳞片爪,经过数年的搜集,归纳与整理所获得的结论,但也必须归功于运气不错,一些重要的关建指标都能让我所观察到,再凭籍着多年在现场工作中所累积的各项水产养殖学科的智能,才能获取一些初步的结果,此刻运用这种理论而设计一套价廉且成功率高的处理模式使用在养虾场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在于养虾业者仍无法抛却一些固有错误的养殖模式(如大量换水),并一味追求速效及新鲜但无理论根据的处理方法,使得成效不彰。  
         
  所幸吾道不孤,多年来只敢施肥作水不敢追肥的养殖业者至少也可维护两个月以上的养殖成绩,至今年来,竟也有一些莫名其妙将虾病处理过关的业者于我一席谈后,也充分认同此理论模式的正确性。

      
  台湾养虾专家认知2
 
      
  一直沉浸于“养虾王国”的我们或许无法想像世界第一产虾国及输出国的泰国,多年来一直把台湾的养虾发展经验当作是反面的教材,泰国也有虾病菌的困扰,但虾类的输出量不减反增,不似台湾之被虾病击倒后就没有再站起来过。身为台湾的养虾技术人员,我也曾被泰国技术人员表达了充分的不尊重过,这也是我愿意将我个人多年研发的心得与养虾同好共享,为台湾的养虾业更尽一份心力.
      
  一、 治疗虾病的可能性?
          
  民国八十七年夏天,一位朋友带我拜访一场位于屏东县长治乡罹患虾病的淡水虾养殖场。当拉起缯仔带起一阵灰色的底土时,登时令我心头一震,原来近数年来淡水虾在夏季的大量的罹病死亡与海水虾发生虾病的根本原因竟然是相同的。当时这场已患虾病了一个半月,而我建议的处理方法为每分地先施放一包茶粕加二包石灰,待茶粕的大量泡沫消退后,再在一周内连续施放发酵鸡粪有机肥,总量每分地超过150 公斤。处理十天后,病虾即停止死亡。再四日后,顿料的情形获得改善并开始进料。再一个月后即开始收成,但因罹病的时程长达两个月,池虾死亡殆尽,收获量有限。   
          
  同时期在嘉义的义竹地区也有一草虾养殖场发生类似的状况,其养殖的草虾已经要死不活一段时间了,当我拜访时仅剩一池还在养虾,而这一池也偶而会发现一、二尾虾有靠岸的情形,我的建议是大量施放有机肥于池中,作肥水以预防虾病状况的恶化,当时以投饵的情形预估池中仍有三百斤的虾子。最后终因来不及作出所要求的生态相,池虾仍有靠岸的情形发生,当缯仔中发现有死虾时即以0.5ppm 的有效氯作杀菌处理,随后即不复见死虾,但顿料的情形却一直持续。此业者在两周内作了三次杀菌处理后就没有再管他了仅偶而投投料,一个月后这一池以四十多尾斤的体型收成了五百多斤。   

    民国八十八年春,枋寮东海地区有一位业者养殖的白虾发生虾病。我虽事先告知虾病虽可处理,但处理过关后收获量可能不多,请他多考虑,但此业者执意处理。开始处理时的水色是浅绿色,每天可捞获的病虾约120尾。我建议的处理方法为(1) 以0.5ppm的有效氯作杀菌处理,每五天处理一次,共三次。 (2)一周内大量投放含氮量高的有机肥,施放量为每分地在200 公斤以上。处理后两周,水色变成墨绿色,当天可捞获的病虾即减少为60尾,而后逐日减少。处理后四周,水色变成暗棕色,即未再发现病虾,顿料的状况改善并开始进料,此时池虾的平均体重约 2 克,但在一个月后这一池以四十多尾斤的体型收了一百斤。   
            
  同一时期在九棚地区所发生的情形是,某养白虾业者认为虾要养得好池水中必须要先有动物性浮游生物,问我如何作水。对于动物性浮游生物与养虾成败的关系,理论上是有其正确性的,当时此业者已放养虾苖,我即告知需有追肥的动作。于是他施放有机肥于池中,施放量每分地达 200公斤,但因落山风强、水温低的关系,终因来不及作出所要求的生态相,虾病仍然发生,而以0.5ppm的有效氯作杀菌处理,每五天处理一次,共三次后虾病即过关,一个月后以四十多尾斤收成,存活率约三成。虽然还有其它的案例,由以上的四种不同的治疗虾病的型态可归纳出以下的议题:
    1. 虾病绝对是可以治疗的,而且一定会成功。
    2. 要治疗虾病必须先暸解虾病的根本原因,其中有机肥的施用与治疗虾病有何关 联?
    3. 虾病虽经治愈但大量病死虾的损失在所难免,有时虽有收成也不符经济效益,所以预防仍是重于治疗。
    4. 可否以治疗虾病的方法作为预防虾病的机制,而如何建立虾病发生前的预警系统呢?
    5. 虾病处理过关后其水质生态相都处于相同的状态,又代表什幺含义?   
    
  二、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个人曾从事的养虾实验中发现,养虾的成败与池水中弧菌量有绝对的关系,而与病毒的感染与否无关,已有越来越多人抱持了相同的看法。养殖成功的池塘虽然虾子感染了病毒但水中弧菌数量却是处于相对的低量,治愈后的池塘其池水中弧菌数量也是由103株/㏄以上的优势下降至102株/㏄以下的不具致病力的状态,而我们来检视如下的治疗虾病的过程,就能推论出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1)杀灭病原菌: 虾病的病原菌大部份是弧菌,其实只要以0.1ppm以上的有效氯即可在两小时内将池水中的弧菌由103株/㏄以上降至个位数的水准,但两天后再作测定时会发现水中的弧菌又增殖到103株/㏄以上,所以如何有效的抑制弧菌的再增殖才是治疗虾病的重点。   
    (2)培养水中原生有益菌以抑制弧菌的增殖:就是在池水中大量投放含氮量高的有机肥用以培养水中原生氮源细菌,所谓氮源细菌就是会利用氮原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的一种菌群,如硝化细菌。此类细菌增殖速度非常缓慢,高水温期约需四周才能形成优势种,当形成优势种时,水色会有明显而特定的变化,虾病的发病状态便立即缓和甚至痊愈。由于这种水质最适合虾类生长,池虾一般在虾病治愈后一个月内即可达到四十五尾斤的体型。发现水中优势的氮源细菌相会抑制弧菌的增殖是我在从事养虾实验中,非常偶然的情形下推论而出的结果。在养虾的过程中,若池水中从未作出优势的氮源细菌相或其优势菌相因某些原因而崩溃,便会造成弧菌族群因抑制因子消失而大量增殖,最后爆发虾病。虾病发生时若氮源细菌相从未形成优势种固不用;其优势菌相又是因何原因而崩溃呢?除了水温会影响氮源细菌增殖速率外,溶氧和其营养源-氮源便是维持其优势的基本要件了。尤其当氮源缺乏时也会连带影响藻类的正常增殖,使得光合作用的效率降低也造成水中溶氧的不足,是造成氮源细菌相崩溃的主要原因。   
    又是什幺原因会造成水中氮源的缺乏呢?对水质学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氮循环”,但对此循环中的"脱硝作用"即硝酸盐被还原成氮气的过程,在所作过的研究和对此有了解的业者相信就不多了。脱硝作用是一种池中厌氧菌所进行的一种还原作用,含氮物质被还原成氮气后并不会再以氮气的型态重回水中,若不大量补充含氮物质,水中的氮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氮源细菌相因能量来源不足而崩溃便造成病原菌大量增殖而引发虾病。   
    所以由以上的推论便可知"脱硝作用"实是引发虾病的根本原因,若由此观点来检测虾类养殖现场所发现的一些令人匪疑所思的现象,便能壑然开朗。如以往养殖业者最怕池水过肥,现在却在肥水中虾养得最好。而再由此观点来作虾病预防的工作,便可无视于虾类养殖中最可怕的天气的变化无常,也能充分掌控水质的变化,养殖成功。 
  
    三、虾病的预防

    如今我们可以在发病的池塘中大量施放含氮物质来重建优势氮源细菌相,当此菌群形成优势种时,水色会有特定两、三种的变化,而发病的状况便立刻缓和与好转。而应用此程序,最有效预防虾病的方法便是如何防止脱硝作用对池塘稳定的生态造成破坏:   
    (1)充足的溶氧:脱硝作用既是由水中厌氧菌所进行的,只要是有氧的环境,此类细菌便无法活动。但是以现存的池塘设计,要在养殖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使池底维持在有氧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养殖业者不了解"水温成层"会造成池底的缺氧,在白天时停开水车,或开启的水车数不够,无法打散"斜温层",以致测定表层水的溶氧非常充足,但池底却是缺氧状态而不自知。即使是开启了足够的水车,斜温层可以被打散,池底仍有许多死角会呈缺氧状态,只是面积的大小罢了。   
    (2)充足的含氮物质:若水中有充足的溶氧,但含氮物质不足,仍然无法建立稳定的氮源细菌相以抵抗病原弧菌。为使水中含氮物质充足,在现场实际操作上,放养虾苖前必须要有"施肥"的动作并有充分作水的时间,待水中建立稳定的氮源细菌相后才放养虾苖,放养后也要有"追肥"的动作,以随时保持水中有充足的含氮物质而维持氮源细菌相的稳定,这由水中硝酸盐浓度的测定便可取得一参考值。
   
    (3)施肥:放养虾苖前必须施放有机肥(类形不拘)于池底作基肥,施放量在每分地200公斤以上,待水中着生大量动物性浮游生物才放养虾苖。这些动物性浮游生物是作为生态的指针物,并非是作为虾苖的饵料生物。   
    (4)追肥:一般若能依循施肥的标准程序,养殖的虾类在两个月内应不会发生病变,但养殖技术的优劣便在于如何拿捏虾苖放养后追肥的时机与技巧,毕竟虾类并不是只养两个月就可收成的。而追肥的技术则在于如何掌握池塘中危险来临前的预警讯号。
   
    四、建立虾病的预警系统

    比较细心的业者大概会发现,虾病发生前两周都会有藻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并持续许多天。这是因为水中多次的脱硝作用使得氮源不足而造成的。当藻尸减少时,水色都会有明显的变化,绿色水系会变成浅绿色,藻相以较少量营养盐即可生存的蓝绿藻为主,许多研究报告已显示了蓝绿藻与虾病发生间的关联性。   
    类似这种藻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即可作为虾病发生前的预警讯号。但是此预警时间只有两周,与重建优势氮源细菌相的安全预警时间的高水温期的四周(低水温期时间则更长)明显不足,所以即使发现此现象便立即作适当的处理,仍无法避免虾病的发生,只是提前作处理在池虾尚未大量死亡前即可处理过关,仍可维持相当的存活率。   
    所以适合作为虾病发生前的预警讯号必须提供至少四周的安全预警时间,才能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其方法如下:
    1、脱硝作用的监测:若能监测到脱硝作用的进行,只需立刻补充含氮物质(追肥),便能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要监测脱硝作用的进行,可以 (1)每日监测午后池水中的硝酸盐的浓度,若其浓度有不正常下降的情形,即表示大量的硝酸盐为脱硝作用所消耗,被消耗的硝酸盐会由水中其它的含氮物质所补充,当被补充的含氮物质也被消耗至相对低量时,虾病便会发生了。(2)每日监测清晨、午后和深夜的pH值,若在某日的午后,其pH值有不正常下降的情形,有时竟然是当日pH 值最低者,但清晨和深夜的 pH 值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即表示当日的午后池中有脱硝作用在进行。一般而言,我们会在测到 pH 值有不正常下降的隔日测到硝酸盐有不正常下降的情形。而在"透南风"和下雨的日子较易监测到脱硝作用的进行。此时就必须要有追肥的动作。   
    2、菌数量的监测: 水中弧菌数量的多与少是危险和安全的最直接的指针,一般我们可以200株/㏄作为临界值,一超过此标准,便作追肥处理。一般的想法是,大量的添加有机物于水中不是正好作为病原菌的营养源而使病原菌大量增殖吗?多少年来,不就正是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使得虾病防治无法突破。在现场的实际操作中发现,当水质的生态指针都显示着是超级富营养时,水中弧菌的族群数量却非常低,有时甚至侦测不到。我们可以取1㏄的池水置于TCBS培养基上,于室内、室温的状态下静置二日,培养基上所置生的菌落数即是弧菌数量的极近似量。   
    3、目测法:除了藻类大量死亡在池塘的风尾处堆积着藻尸外,池塘中还有许多征候显示着池塘安全或危险的状态。但目测法均属落后指针,并不能提供安全预警时间。   
    安全状态:暗棕、墨绿、深绿和土涝水系,池水混浊度高、透明度低,动物性浮游生物量多,水车打起的水花有浓厚水色并拖出长长的水沫,池底底土呈黑色有时并附生大量螺狮,水车的浮船在水线下着生有黑色的有益菌的菌落,风尾的藻尸量少,池边和水车上着生深绿色短丝的丝藻。虾体色呈白晰透明。   
    危险状态:池水清澈和浅绿色水系,池水透明度高,动物性浮游生物量少或没有,水车打起的水花无色并拖出的水沫很短,池底底土呈灰色并有土皮,池边和水车上着生浅绿色长丝的丝藻,风尾的藻尸量大。虾体色则呈黑色。  
   
    五、虾病演绎记事

    自从1987年开始的草虾杆状病毒的病变后,台湾的养虾业便一路跌到谷底,而由谷底逐渐翻扬是在1992年由嘉义义竹和台南学甲一带开始的。当时我所得到的讯息是,养殖成功的池塘池底都有大量的黑烂土,而当这些烂土被"吸干",池底变硬时,虾病便发生了。尽管与我当时的认知大异其趣,但为作合理化解释,遂将之导向池底"菌相"变化的探讨。尽管是瞎蒙的,至今回想来,颇庆幸蒙对了方向,这是第一个转折。
   
    多年来活菌的使用上,曾遭到某些人的置疑活菌在水中的作用机制。以往我也曾理所当然的认为活菌的功能在处理水中有毒含氮物质,以减少池虾的stress,但当我被问到水中含氮物质的终产物硝酸盐何去何从时,我竟哑口无言,不知所以。一般的认知是这些硝酸盐会完全被藻类所利用,重回氮循环,但以我个人的科班智识知道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便是我无法回答的原因。最后是蒙海洋养殖系的学弟雷惠民博士告知,硝酸盐最后会被厌氧菌还原成氮气,即所谓的"脱硝作用"而解答了疑惑。最后我个人也因置疑"菌量""菌种"的问题,认为活菌的使用在虾病防治上是不具功效的,这是第二个转折。   
            
  在我曾从事的养虾实验中曾发现池水在午后偶而会有pH值不正常遽降的情形,这在文献中几乎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但由大量细菌的作用才可能导致此结果而可推论是因脱硝作用才有此pH值遽降的情形发生,这是第三个转折。   
            
  在某些水质状态下,弧菌族群竟然是被充分抑制的,而经归纳后发现,若以操作方便而言则以富营养水质为最佳,并有快速处理高浓度亚硝酸的能力,虾体色则呈白晰透明状。这种池塘池底都存在成堆的烂土,水质上都可被检测到相当浓度的氨和亚硝酸,而罹患虾病泄池的池塘其池底却异常的"干净",水质上都检测不到氨和亚硝酸,这是第四个转折。   
            
  有些人误打误撞竟将虾病治愈,操作者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经我一番归纳分析,裼除与治疗虾病无关的因子后发现,虾病的过关竟然与添加高浓度的蛋白质物质有关,而再以高浓度含氮物质施用于发病池塘,治愈率竟达100%,这是第五个转折。   
            
  即使有"施肥"的动作,但没有充分作水的时间即放养虾苖,虾病也是如期发生。有施肥的动作也有充分作水的时间,即使没有追肥的动作,也均能放养超过60天的时间,这是第六个转折。   
            
  未作施肥的动作但却在放养后紧急追肥,虾病仍是如期发生,但在特定的水色出现后,虾病自然过关,也能维持相当的存活率,这是第七个转折。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