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虾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病毒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细菌,然后才是病毒。养殖池中的弧菌感染后,对虾成活率下降,弧菌的代谢作用使虾池内环境发生了变化;弧菌是病毒病的诱发因子,当环境受弧菌感染时,虾体免疫力下降,此时病毒趁机大量繁殖,暴发病毒病。病毒可在短短几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内增殖,少量弧菌对对虾无大影响,而大量弧菌感染对虾时,病虾体内病毒会大量繁殖。
    病菌、病毒双重感染后,很快就会出现暴发性流行病害。病毒一般经鳃和口腔进入虾体内,破坏对虾的造血功能和消化腺功能而导致对虾死亡。
    对虾的病毒病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性很大的疾病,南美白对虾病毒感染的病源到目前主要有:对虾杆状病毒、白斑综合征病毒、桃拉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症病毒,肝胰腺细小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对虾活的细胞内,它通过细胞破裂从虾体细胞膜表面出芽的方式传播到其他细胞,也可通过一定的途径感染另外的对虾个体,从而使对虾的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或丧失,造成对虾死亡。
    2、对虾养殖环境的突变
    当养殖环境因自然条件突然改变时,如高温、寒潮、暴风、台风过后,污染的池底易被连续大风雨搅起,会造成虾池水环境中理化因子发生骤变(或有毒害因子含量过高),池内大量藻类死亡,池水突然变清,水质恶化,病原菌集中于水底,溶解氧降低。对虾对突然而来的压力难以承受,会发生突然的“应激反应”。
    环境压力超过了对虾适应能力,干扰对虾正常机能和代谢,使对虾产生“紧迫”感,对虾某些内分泌酶活性受到影响,导致能量耗竭,抵抗力下降,诱发病原从慢性转化为急性感染。病毒可在体内潜伏数日之久,大量复制增加,导致病毒发作,对虾大量死亡。
    对虾病毒病的传播以直接传播,即亲虾、虾苗感染病毒危害最大。另外,水平传播途径以摄食为主,对虾通过摄食途径感染病毒的能力要大于通过水体感染病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