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反季节生态养殖技术
312
切换pc版

我们在天津利用地热资源,成功地进行了反季节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养殖的虾是反季节上市,所以价格是正常情况下的2~3倍,同时养殖中利用当地的地热资源,大大降低了加温所需要的成本,所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池塘及配套设施的准备

(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大概在3~5亩,东西走向,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铺设地膜,防止渗水、方便排污及后期对池塘的冲洗消毒。池底要稍微向中间倾斜,在中间设置一个排污孔以管道通向外渠,方便排污。在前一批虾养成、进行下一批虾养殖前,我们进行一次池塘的全面冲洗,将池中的淤泥、人工水草上的污物冲洗干净,整理水草、曝气管等。

(2)曝气及加温设施:在池底根据池的长宽,按南北走向铺设适当数量和长度的曝气管。准备气泵及水车增氧机等增氧设备。

用铁管在池底铺设热水加温管(铁管外最好包一层膜,以防止铁管生锈,或涂防锈漆),连接主水管,使热水通过主进水管进入池中,循环一圈后,从主回水管流出,以达到加温的效果。同时冬天在池子上方盖上保温膜及草帘子。

2、养殖用水的处理

养殖用水是使用周围水渠中的水,将水加入池中,大约50~6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进行消毒,四五天后加入有机肥、生物制剂等肥水。调整好水的各项物理、化学指标。

3、虾苗放养

为了错开养殖高峰期。放苗时间一般在2月份和7月上旬,虾苗淡化好后,在试苗没问题之后即可放苗,放苗密度每亩15万尾。放苗后要观察苗的成活情况。

4、养殖过程中的管理

(1)投饵:前期苗刚放入池中,一般可以过一个星期到半个月不用投饵。因为池子中有足够的天然饵料。在观察池中的天然饵料不足时,开始投喂人工饵料。一般日投饵次数为4次,前期投饵量约为虾总重量的10%左右,到中后期慢慢减少到3%左右。白天和晚上的投喂量按2:3的比例,投饵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另外在中后期,为了保证虾的肝脏健康,我们可以使用适量的VE、VC等维生素,与饲料混合投喂。

(2)加温:我们进行的是反季节养殖,所以在自然温度不够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人工加温,利用当地的地下热水,用管道导入池中,进行循环加热,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温度。温度基本控制在26~30℃之间,一般上下波动不得超过2℃。温度的控制是通过调节安装在热水管道上的阀门来达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地下热水,这样才能保证水温的稳定。

(3)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水色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在保证良好的水色后,一般水质都会比较稳定,但到养殖后期,水中有机物增多,水质可能会不稳定,主要是要保证水中的pH、溶氧、氨态氮、亚硝态氮在正常的范围内,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同时,放苗一个月后可以慢慢地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最好是在晴天白天加,以保证水中的溶氧。在加水的过程中,可以适量地进行排污,排出的污水在进入外渠后,经过沉淀和水生生物的处理,可以再进行循环使用。

定期泼洒生物制剂,一般生物制剂每10天泼洒一次,用量根据不同品种的说明使用,一般可以将剂量适当加大。同时,悬挂人工水草,给微生物提供足够的附着空间,并种植水草,以降低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保证水质的肥嫩,将水中的氨态氮和亚硝态氮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氨态氮如果过高,用生物制剂很容易降下来。而亚硝态氮过高在养殖中常出现,也较难控制,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保证水中溶氧的充足,泼洒增氧粉、使用硝化细菌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水中的pH尽量控制在8.0左右,早晚变化不能过大,在养殖中后期养殖池水变酸,此时须定期泼洒生石灰,控制pH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可以一个星期泼洒一次生石灰。具体的泼洒时间可根据池中水的pH值而定。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