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段时间有写一篇关于早期保苗的文章,文中着重分析了营养(投料)对早期保苗的重要性,对于如何养水、保水提及甚少,所以听陈老板的建议(见上图),今天谈谈早期如何调水、稳水。
要说调水首先还得先说进水前池底处理及进水后消毒的操作:(注:本地区水源为海水)
1、池底处理 一般大家都是用高压水枪洗池、清淤,然后曝晒一段时间再进水,有时也会先干撒石灰或漂白粉,然后晒几天再进水。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咱们这边池塘基本以硅砂底为主,富含硅质,再加上池底撒上的石灰或漂泊粉提供的大量钙离子,进水后很容易就生长出底栖硅藻,形成一层厚厚的底皮,造成水清、pH值偏高,给咱们调水带来很大的麻烦。若没有特殊的问题(如池底酸、上一造发病),最好不要撒石灰或漂白粉。(包括铺膜池和硬池)。土池洗完池后可以在池底泼洒复合有益菌群,调整池底微生态结构,为以后稳定水质打基础。
2、进水后,增氧机就开启,稳定藻类。咱们这很多土池、高位池进水后,藻类依靠池塘里的一些原有的营养素就自然繁殖起来,这种水体极不稳定,很容易倒藻变清,需要开启增氧机来稳定水质。西港陈老板深有体会:陈老板土池3亩,池塘晒了十多天,7月5日进好水后,水体自然肥起来了,透明度约40公分,6号至7号这两天没有开增氧机,8号水体变清见底,随后池底开始出现底皮(底栖硅藻为主),pH值高达9.5,底皮越来越厚,处理效果也不明显,一直不敢放苗,结果一直拖到7月16日,才放苗,放苗时pH值还有9.3,试水的虾苗成活率比较低。陈老板一直很后悔,早知道当初进好水后就开增氧机稳水了,不该为了节约那几度电费误了大事。一招走错,想改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养虾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马虎不得。
3、消毒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大剂量的使用漂泊粉消毒,何必呢?消毒就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而非赶尽杀绝,再者说你也没办法赶尽杀绝。赶尽杀绝很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物极必反。使用高剂量消毒剂后,弧菌数量更多的例子,我遇到过,相信不少人也遇到过。另外,高剂量、高杀伤力的消毒剂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几天内想经过简单的施肥培藻培出一个稳定的水体生态系统谈何容易,所以很多时候放苗没几天水体就开始出现较大变化,倒藻、转藻随即而来。我建议使用对水体比较温和的碘制剂如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来消毒,对藻类、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底栖动物伤害小,以后培养出来的水体比较稳定。
4、培水 对于底肥不足的池塘,可使用营养素全面的可溶性有机肥+复合有益菌来培水;而对于多数图池塘,进水后藻类自然就繁殖起来,底肥较足,直接使用复合有益菌来分解底肥,源源不断为水体提供营养,培养藻类。培水除了培藻类外,培养足量的生物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非常有意义,这些天然适口的生物饵料能为虾苗提供丰富的营养,对于早期虾苗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稳定水质,避免藻类过量繁殖。酵母菌、光合菌又是轮虫等的饵料,所以早期用这些菌培水效果比较好。
5、保水 也就是维持水体的稳定,预防水变。维持水体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藻类多样化、浮游动物多样化、微生物多样化。进水后避免高剂量消毒就是为了培养这样多样化的水体。如何保持这种多样化的水体呢?
a、投喂,饲料+酵母菌,发酵饲料后再投喂,即能发酵饲料,有利于营养物质释放,也能避免污染水质底质,又能培养浮游动物,对于稳定水质有重要意义。
b、补菌,分解有机质持续供肥,稳定水体。
c、保证充足的溶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d、不(少)杀藻、不(少)杀虫、不(少)杀菌,减少对水体各种生物的伤害,最好都用生态的方法预防,如培养浮游动物控藻,蛭弧菌抑菌,改底防虫。
分享:培养浮游动物为虾苗提供生物饵料的池塘,通过观察浮游动物的数量,可以判断虾苗的摄氏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虾苗大约在2.5-3公分左右,开始大量摄食水中浮游动物,当晚上我们用手电看浮游动物一天比一天少的时候,可以断定虾苗马上就要开始大量摄食饲料了,这时候放料台试料,虾苗会大量上台吃料。水中因浮游动物越来越少,藻类当然也就会越来越多,水质开始变肥,这时为避免藻类过度繁殖,可继续培菌培浮游动物,维持水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