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谭凡民
广西南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李燕妮
 
摘要:随着南美白对虾(P.vannamei)养殖生产的发展,集约化水平要求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养殖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危害和影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的主要课题。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从事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经过广泛研究和深入生产实践,认为在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混养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病害的蔓延,提高养殖成功率。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混养技术;病害防治
混养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最早是以提高养殖水体和养殖空间综合利用为目的,如藻虾混养、虾贝混养等,随着混养技术应用的良好效益,逐渐推广到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等多品种的混养,这些混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养殖生产稳定,养殖病害发生率低,养殖成功率高,混养效益也明显好于南美白对虾单一养殖模式。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中,养殖病害是影响正常养殖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养殖病害防治主要是采取药物防治,随着国家对养殖业病害防治药物使用限制和药物使用绿色安全用药限制,以及在长期药物防治产生药物耐抗性,养殖病害药物防治逐渐失去效果的情况下,人们便从病害发生率低、养殖成功率高的混养技术中探索和研究其病害防治的作用与机理,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证明,适宜的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中能有效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及病害蔓延。为了总结出一套完整、实用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本文作者广泛研究了各种混养技术在生产应用,并通过深入的养殖生产实践,在进行养殖效果和养殖效益的比较后,认为鱼虾混养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和养殖生产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 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病害
防治原理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根据养殖实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混养品种。不同品种的鱼类,在混养中其病害防治原理不同:
1.1 偏滤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这些鱼类主要通过滤食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悬浮颗粒、浮游藻类等为营养获取途径,可减少养殖水体中有机质的富集和恶化,防止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类的危害,有效改善水质环境,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维持池塘浮游藻类藻相平衡。如鲢鱼、鳙鱼、金钱鱼、篮子鱼、鲻鱼等。
1.2 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这些鱼可通过摄食底质残饵、有机碎屑及颗粒,减少底质中的有机物污物的沉积和恶化,保持底质环境良好,其肉食性特性,喜欢捕食活动缓慢和体弱的病虾、死虾,防止虾病的交叉感染和病害的传播。如罗非鱼、卵圆鲳及真鲷、黄鳍鲷等鲷科鱼类。
2 混养技术与方法
2.1 混养品种的选择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中,环境养殖和养殖模式不同,病害发生的原因和防治需要也有所不同,因此需根据各地养殖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养鱼类品种。
2.1.1 根据不同的水质选择
南美白对虾养殖盐度适宜范围广,不仅在咸水和咸淡水中可以进行养殖,也可以通过淡化,在淡水水域中养殖,因此混养鱼类品种就要根据养殖环境水质盐度要求进行选择,咸、淡水混养品种一定要分清楚。有些混养品种可以咸化或可以淡化养殖,如罗非鱼可以在10‰左右的咸淡水中养殖。
2.1.2 根据不同养殖池塘选择
在底质为泥沙质的土池中养殖,可选择混养的杂食性鱼类品种范围比较广。采取地膜养殖模式池塘养殖,不适合选择鲻鱼、罗非鱼这类喜欢潜底和底质打窝的生活习性的混养品种。
2.1.3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选择
各地气候环境不同,各季节温度和温差区别较大,选择混养鱼类一定要与对虾养殖气候环境相适应,而且最好在本地种群中选择为好。如引进外地品种,则需要对其耐寒、耐高温等环境因子进行深入了解后决定。
2.2 混养品种放苗时间及大小选择
混养鱼类放苗时间一般是在南美白对虾苗放养15~20天左右、个体达4厘米左右时。选择混养鱼类品种个体大小,根据不同食性不同品种而有所区别。
2.2.1 偏滤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个体大小选择范围较宽,如金钱鱼、篮子鱼、鲻鱼放苗个体3~6厘米皆可以,鲢鱼、鳙鱼个体可达7~8厘米。
2.2.2 偏肉食性的鱼类
放苗个体大小基本原则是以不能摄食到能正常活动的混养对虾为准则,如卵圆鲳及真鲷、黄鳍鲷等鲷科鱼类放苗个体为4~5厘米左右为宜。
2.3 混养密度
作为病害防治目的混养,根据混养的品种不同和个体大小不同,混养放苗密度有所区别。
2.3.1 偏滤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如鲢鱼、鳙鱼放苗个体大、生长快,密度一般在80~90尾/667平方米即可,金钱鱼、篮子鱼、鲻鱼放苗个体小、生长慢,密度一般可放180~200尾/667平方米左右。
2.3.2 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卵圆鲳、白鲳等鱼类放苗密度以150~160尾/667平方米左右为宜,而捕食能力较强的真鲷、黄鳍鲷等鲷科鱼类放苗密度以100~120尾/667平方米左右为好。
2.4 饵料与投喂
以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为主要目的的鱼虾混养,主要以对虾饵料投喂为主,所投饵料选择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按对虾养殖正常饵料投喂量投喂即可,每天按早、中、晚3次投饵。对混养偏肉食性的、捕食能力强的混养品种,养殖到中后期可根据个体生长情况和摄食情况适当增加投饵量。
2.5 养殖水质和底质调控
2.5.1水质排换
养殖期间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排换水条件好的养殖池塘,每15天左右可进行1次排换水,排换水量每次20~30%,以保持养殖池水环境清洁,换水后要及时施肥,以保持养殖水体透明度稳定在30~40厘米。每次雨水过后及时投放熟石灰,投放量为5~8千克/667平方米,以稳定池水酸碱度。
2.5.2 水质和底质改良
如果排换水条件差的养殖池塘,不能定期进行排换水,要定期投放一些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菌,有利于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生态环境,以防止因水质交排换量不足而导致的养殖环境恶化。
2.5.3 溶解氧的供给
养殖期间要保证水中溶解氧,并保持池水流动。养殖池塘增氧机的配备,一般按平均水深1.5~1.8m的养殖池塘每1.5*667平方米配备一台1.5匹叶轮式增氧机,在养殖期间要定时开启,以保证溶解氧的供给。
2.6 日常监测
在养殖期间,要每天定期巡塘,查看对虾及混养鱼类的摄食情况、生长活动情况、水质和底质变化情况。
2.6.1 对虾生长及活动
每天投饵1小时左右,查看投饵缯网的饵料残留,以检查对虾摄食正常与否,根据残饵剩余情况适当增减饵料量。另外,除了观察投饵缯网中饵料是否摄食完全之外,还需抽检对虾,查看其胃肠饱和度,只有结合这两个方面的结果,摄食情况判断才能准确。
对虾一般是昼伏夜出,除了投饵之外,白天是很少出现和看见。如果白天出现对虾游塘现象、伏边、爬沙等现象,说明出现了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6.2 混养鱼类生长及活动
鱼类的活动与虾类相反,一般是白天出来活动和摄食,而且对养殖环境水质要求也没有虾类养殖要求高,在日常观察中,如果混养鱼类因水质环境而出现活动异常情况,不仅说明水质已对鱼类有影响了,而且对养殖虾类已严重危害,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由于鱼类的生长速度快,在混养偏肉食性的、捕食能力强的混养品种时,如发现鱼类捕食正常活动的对虾,说明混养鱼密度过大或饵料量不够,需要进行鱼类间疏或适当增加饵料量。
2.7 收获
在鱼虾混养中,由于鱼类的生长速度一般慢于对虾生长速度,所以,建议养殖大规格对虾,以延长混养鱼类的生长周期,使其能达到适当的商品规格,提高其商品价值,使混养获得更好的效益。
3 应用效果与应用前景
混养技术作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的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针对其在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也有相应的报道。
3.1 有效改善水质环境和底质环境,防止养殖环境恶化作用明显
崔健荣等利用杂交太阳鱼、鳙鱼、鲢鱼与南美白对虾进行混养,在混养试验过程中,杂交太阳鱼和鲢鱼、鳙鱼通过滤食获取有机碎屑、浮游颗粒剂部分浮游藻类转化为自身营养,减少了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和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因子的富集,改善了水质环境底质环境,对虾成活率平均达49%,高于单养池塘的42.35%,取得良好效果。
3.2 对控制病原的传播和扩散作用明显
在蔡强等进行的卵形鲳与南美白对虾池塘混养试验、孟二力等利用白鲳进行的南美白对虾生物防病试验中,通过卵形鲳、白鲳具有的肉食性特性,摄食养殖中出现的弱虾、病虾、死虾,及时消灭传播源,防止虾病的交叉感染和病害的传播,有效控制虾病的蔓延。
作者在多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实践中,也开展过混养技术研究,并进行过相关技术报道,研究试验结果说明,混养能有效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恢复池塘养殖生产力,防止养殖病害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生产量,使养殖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3.3 混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绿色环保的生物
病害防治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混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应用实践中,作为一种养殖病害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效果明显,从其病害防治的原理、防治的途径、防治的技术措施来看,大大减少了病害防止药物的使用和使用量,达到了病害防治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绿色环保的生物病害防治技术,在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