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前期准备全攻略
406
切换pc版

  据《农财宝典》记者日前了解,今年各地提前进入冬棚虾养殖阶段。福建漳浦产区有冬棚养殖户计划将于下个月开始动工搭棚,湛江雷州企水镇今年开始有养殖户跳过标粗阶段,直接搭棚放苗养殖,江门大鳌已经有部分养殖户提前打好桩……新一轮的冬棚虾养殖正热火朝天地即将开始,您,准备好了吗?在前期,有哪些准备工作要做呢?
  
  一、搭好棚
  
  冬棚搭建一般在每年10月中旬以后完成,11月下旬可以盖上塑料薄膜。昼夜温差不大时下苗,让对虾在适宜的温度下继续生长。幼虾在26-32℃水温中生长最快,养殖最低水温应在16℃以上。
  
  选用塑料无滴膜,材质无毒无味,透明度高,厚度适中(7-8mm),以维持合理的使用年限;结合处牢固严密,无开裂与透气;四周以木条卷绕钉于铁梁和两边的池壁上。考虑到采光取暖效果,池型和大棚均设计为南北走向,这样早晨和傍晚均能较好采光,全天采热较均匀。为提高保温效果,大棚覆盖双层膜,两层膜相距20-50cm。第二层膜架托在大棚内铁梁下,以纵向拉钢丝5-7根支撑。下层膜四周亦与梁密切相接。大棚外面斜向下加架塑料膜,以提高保温效果。
  
  《农财宝典》曾经在市场上做过调查,珠三角地区使用的冬棚膜多为北方厂家生产,质量相对稳定些,好的膜一吨可以铺20亩塘,质量差些的由于均匀度不好只能铺19亩塘。
  
  越冬虾的养殖不用人工加温,这是在珠三角地区能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原因。但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越冬棚破损透风漏雨,并要开挖雨水导流沟,避免棚顶的雨水回流进池塘里,造成水温骤降和水质急剧变化而影响对虾。
  
  二、培好水
  
  在培水前还要先清塘。养完一造虾后,池底会留下许多的污泥,其中滋生有大量的病原菌,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会导致细菌性虾病的暴发(如细菌性红体病、烂鳃病等),因此池底最好经过彻底的清污、暴晒与消毒后再重新养虾。
  
  1、泥底具体操作步骤:排干池水→去除池底污泥→整理池埂→底泥带湿时施以生石灰50-100公斤每亩及北极土13-33斤每亩。→翻土→再施以生石灰50-100公斤每亩,爆晒至底土干裂→注水10厘米后施以益池宁0.3-0.5升每亩。
  
  2、进水:在进水口装80-100目筛网去除水中杂质、野生杂鱼等。第一次先进水30-40cm,用速灭杀丁、氯硝柳胺杀死野生甲壳类;药物作用3-4天后可第二次进水到池塘水位的上限。这时应选用茶籽粕或鱼藤精除野生杂鱼;也可用单组份二氧化氯100-200克/亩或二溴海因250-500克/亩杀灭有害病菌。
  
  pH值调至7.8-8.6,若小于8可泼洒生石灰来调整、若大于9.5可泼洒降碱平衡液来调整。适宜盐度为3‰-8‰,盐度低时生长较快,但容易软壳。水中容氧量不低于3毫克/升。
  
  3、肥水:无机肥肥水,一般选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较为方便,且易起水色。有机肥肥水,可选用水产药店卖的生物肥(水产藻源),肥出来的水色比较清爽嫩绿。豆浆肥水,用10kg黄豆浸泡后磨浆全池泼洒,以前比较多农户用,现在少用。
  
  4、育菌:采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细菌养虾是目前广为应用的养殖技术。池底有机物可消耗池中容氧量的54%,有效降解池底有机物才能减少池底耗氧量。合理使用光合细菌(发财菌)、EM菌霸、活菌素、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转化池中氨氮、亚硝酸盐,促进藻类繁殖和生长,提供充足氧气的同时也成为虾的饵料,并且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滋长。构建一个良性生态,维持池塘水营养环境。
  
  三、选好苗
  
  虾苗的选择
  
  1、外部形态:好的虾苗第一触角(即前面的两条小触须)并拢,偶而分开一下又马上并拢,且尾扇要经常张开,越开越好,体节明显,无畸形。
  
  2、显微镜下形态:好的虾苗肠道笔直,充满食物,无发炎发红的现象。
  
  3、游泳行为:好的虾苗有强的附底性和逆水性和粘壁现象。
  
  4、药物检测:在福尔马林70ppm的溶液中存活越高的虾苗越是好的虾苗。虾苗要投入大塘前,先投喂7-10天虾宝,用量每公斤10-20克,能显著提高虾苗的健康度和存活率。
  
  最后就是放苗了。放苗时要注意虾苗池与养殖池塘水温差不要超过5℃,盐度不要相差3度以上,具体方法是将虾苗袋放入塘中,20-30分钟然后才打开苗袋放苗入池塘,至于放苗的密度,要根据养殖户各自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勿要盲目跟从,从而导致养殖生产的失败。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