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户肥水放苗好还是瘦水放苗好是个伪命题
462
切换pc版

何为肥?何为瘦?不同的地域外源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外源水的氨氮量很高,比如如东;有些地区外源水的氨氮很多时候基本测不出来,外源水在池塘内用不了两天水就会肥的不得了。因为这时菌相还没有形成,单纯的藻相光合作用占主导优势,使得pH值相当高,这时养殖户们就会努力的将氨氮通过曝气和微生物降解的方式来把浓度降下来。

其原理是:
1、曝气把一部分氨氮释放到空气中,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含量。
2、由于没有完全形成菌相,所以藻相也不会稳定,会有大量的死藻在池塘底部,这时菌制剂配合碳源产品一起投入来分解死藻碎屑。这样就完成了氮元素由水体到藻类再到菌相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建立后菌相又会分解出多种促进藻类新陈代谢的物质,使得藻相中藻的种类增加,并促进不同藻类之间的竞争,其最终走势就是藻的种类增加而整体数量减少,水色变得好看,水体透明度增加。其实从氮元素的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一部分氮源释放到了空气中,而另一部分的氮源由开始时在水体和藻类中逐步向菌相中转移,随着菌相的不断增加,水体和藻相中的氮元素逐步减少,最终实现菌藻平衡系统的建立。而表观现象就是水肥放不进虾苗,就算通过杀藻加络合的方式把pH值和透明度都弄好了虾苗也放进去了,由于没有菌相的支撑藻相也不稳定,用不了几天在藻毒素和弧菌等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虾苗还是要出问题的。而通过曝气加微生物处理的表观效果也是水肥然后变瘦,但是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不难发现,其过程和结果都与化学方法完全不同。

以上介绍的就是使水变瘦放苗,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这里有个特例要向大家说明下,如果池塘里已经是蓝藻为优势藻相,生物制剂的效果就会很差,如果没有放苗的话,建议换水。如果实在无水可换,那么在没有放苗的前提下建议:通过加倍使用生物制剂来促进蓝藻的分裂,在这个过程中蓝藻需要大量耗氧,这时减少氧气的供给,就会出现倒藻现象了,蓝藻也就没有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菌制剂用过之后蓝藻就会一夜之间消失的原因。之后再进行彻底的改底和解毒,并重新作水。

再举个例子,有些新开的池塘透明度很高,水不容易肥起来。属于瘦水了,这时就会出现几个问题:

1、青苔容易滋生,这个问题很头疼的,处理不好什么肥水瘦水都是扯淡!
2、外源水属于生水,藻类的净化功能不够各种有害物质就难以得到消除。
3、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蓝藻不仅是在所谓的富营养环境中会爆发,在营养贫瘠的环境中也能占主导优势。而这时养殖户朋友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水肥起来。

有的人会选择用化肥来肥水,这时就会出现几个问题: 
1、如果水质过清,已经有青苔丝附着于池塘底部(肉眼未必能看得见),只要化肥一下去就会满池塘的青苔爆发,得不偿失(因为青苔对化肥的吸收利用率比藻类要强得多)。
2、还是由于化肥的自身特点,短时间内大量的单一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会使藻相过于单一,只要外界环境有所变化就会出现倒藻现象,这时藻毒素和弧菌再加上环境突变的应激同时作用,后果可想而知!有些养殖户选择用生物肥加氨基酸产品进行肥水,同时兼顾了菌相和藻相,通过菌相分解出的多样性和长效的藻类营养,可以使藻相种类丰富而且稳定,使池塘受到青苔和天气突变的影响相对减小。

通过以上举例大家可以看出,之所以关于所谓肥水放苗还是瘦水放苗大家争论的这么激烈,是因为大家都能拿出很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其实大家说的都对!这就说明这个提法就是有问题的,是个伪命题!
其实肥水也好,瘦水也罢只说明了藻相,这些都是面上的东西!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它的内核是什么!?无论是肥水放苗的受益者还是瘦水放苗的受益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菌相构建的好;而肥水放苗和瘦水放苗的受害者也都有一个共同点,只注意了面儿上的东西而忽略了菌相。没有构建起稳定的菌相,藻相就不稳定,什么肥水瘦水都是浮云,菌相不稳定什么都不要谈!有了稳定的菌相,水体中营养盐多些水色就肥一点,少一些就瘦一点,我们再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做一下调整就好了。
“多肽活菌王”+“丰藻碧水安”=“藻相、菌相平衡”:放苗30天内,注意少量多次的追肥培菌(前10天每3~5天追一次肥,后20天每7~10天追一次肥);可将多肽活菌王400ml(或生态活水素200g)配合下面其中一种肥水产品进行追肥培菌:氨基肥肽(1桶用8~10亩.米),丰藻碧水安、碧水硅藻旺(1桶用5~6亩.米)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