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饲料定位误区与思考
328
切换pc版

1、前言

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兴起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对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对虾苗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为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我国对虾养殖进入大发展时期。当时北方地区的主养品种是中国对虾;南方地区的养殖品种在1985年以前以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为主,兼养部分中国对虾和斑节对虾,1985年以后,国内斑节对虾人工繁育技术获得突破,开始改养斑节对虾。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对虾养殖面积的迅速扩大,精养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虾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开始显露出来,导致沿岸水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对虾病害频繁发生。1993年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在全国范围内呈暴发性流行,感染率高,病情发展快,使对虾养殖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全国对虾养殖年产量曾一度下滑到4万吨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逐渐发展,市场也开始尝试养殖南美白对虾。到2000年南美白对虾取代了斑节对虾的养殖地位,成为主流品种。
早期对虾养殖利润丰厚,饲料企业少,几乎无竞争,加上当时进口鱼粉价格便宜,虾料的配方设计采取了高鱼粉、高蛋白的思路。虽然对虾养殖品种几经改变,但虾料的产品定位并无太大变化,现在南美白对虾饲料的定位仍然延续了早期对虾饲料的配方设计思路。本文就此情况分析南美白对虾饲料定位的误区与思考。

2、南美白对虾饲料定位的误区

2.1 误区一:蛋白虚高,不适合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
前文提到,南美白对虾饲料定位时直接延续早期对虾饲料配方设计思路,并未考虑南美白对虾的实际营养需求。
如表1、表2所示,南美白对虾的蛋白需求相比斑节对虾要低,且中后期蛋白需求更低,而市场上的主流厂家虾料蛋白一直维持在38~42%的水平,且多年没有改变。这在蛋白原料(鱼粉、豆粕)价格低廉时并无问题,但近年来鱼粉、豆粕价格涨势凶猛,虾料厂家为了满足标签蛋白的需求,不得不使用其它低质蛋白原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2 误区二:虾料原料品控标准低
虾料原料品控标准低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大量使用无国标且难品控的原料(见表3)。
(2)蛋白原料品控指标下降,主要表现在鱼粉、鱼油等原料的选用上,由于原料价格暴涨,厂家为了控制成本,虾料所用的鱼粉经历了进口超级鱼粉→进口普通鱼粉→国产鱼粉,鱼油经历了进口鱼油→国产鱼油的过程,相应针对鱼粉和鱼油的品控标准也一步步放宽(见表4)。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3 误区三:通用性虾料打遍天下
虾料厂家一般只有3种高档虾料配方,蛋白水平分别为42%、40%和38%(2013年由于养殖成功率低,往年在养殖后期大量使用的38%蛋白虾料销量极低)。厂家再通过生产工艺处理成粉料、0#、1#、2#破碎料、2#和3#料。
由于虾料配方结构非常简单,养殖户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会阶段性拒绝使用虾料投喂,比如在放苗初期,大部分养殖户选择通过肥水培育天然饵料,而不是投喂商品虾料,主要还是因为虾料厂家没有适合这一阶段的商品料。
由表5可知,苗场所用饵料营养非常高,且所用原料都是优质易消化的,但42%的商品虾料与苗场料营养跨度太大,原料品质下降严重。在虾苗从苗场转移到养殖池塘,环境改变,虾有应激的情况下,使用42%蛋白的虾料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所以养殖户宁愿通过肥水培藻来解决这一过渡问题。但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养殖户肥水培藻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因此导致一批虾苗养殖失败。
另外在放苗后40天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高风险期,此期间如果虾发病,死亡率高,虾规格小,养殖户选择出虾,基本无法挽回前期的投入,同时时间也被消耗掉。所以养殖户对此期间的虾料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虾有发病状况,养殖户一般选择停料、减料或者使用鱼料甚至鸭料,同时在饲料中拌药品来应对。大部分养殖户认为,在虾已经开始发病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虾料并不适合投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如何做好虾料产品定位

3.1 原料的筛选和替代
目前虾料厂家选用的原料标准更趋向于高蛋白、低价格,通过不断压缩配方成本的方式来满足市场竞争所需,虾料品质就不可避免地逐步下降。原料的筛选应回到其真实需求,选择消化率高,毒素副作用小的原料品种,建立虾用原料的数据库。南美白对虾几种不同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见表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科研单位关于南美白对虾对原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研究进展:
(1)中山大学:鱼粉(94.9%)>啤酒酵母(88.4%)>豆粕(81.3%)>虾头粉(81.0%)>小麦蛋白粉(79.5%)>花生麸(78.6%)>棉粕(高蛋白)(73.4%)>双低菜粕(68.7%)>面粉(64.7%)>玉米蛋白粉(48.4%)
(2)华南农业大学:鱼粉(94.9%)>肠膜蛋白粉(88.81%)>喷雾干燥血粉(84.76%)>花生粕(80.19%)>鸡肉粉(71.06%)>肉骨粉(70.74%)>玉米蛋白粉(59.46%)>羽毛粉(44.71%)
(3)四川大学:花生粕(93.18%)>血浆蛋白粉(92.34%)>鱼粉(91.62%)>发酵豆粕(90.89%)>膨化豆粕(90.82%)>小麦蛋白粉(89.32%)>大豆粉(88.95%)>玉米蛋白粉(87.89%)>虾加工副产物(84.71%)>鸡肉粉(75.00%)>肉骨粉(73.88%)
(4)集美大学:鱼粉(93.93%)>豆粕(92.29%)>花生粕(88.75%)>饲料酵母(85.65%)>鸡肉粉(83.92%)>肉骨粉(82.19%)>虾头粉(78.93%)>菜粕(78.32%)>乌贼内脏粉(70.87%)>血粉(69.13%)>棉粕(57.58)>玉米蛋白粉(55.74%)
蛋白源使用考虑优先推荐:
(1)动物蛋白源:鱼粉>虾头粉>血粉>鸡肉粉>肉骨粉>乌贼内脏粉>羽毛粉;
(2)植物蛋白源:膨化豆粕>豆粕>啤酒酵母>花生麸>小麦蛋白粉>菜粕>高蛋白棉粕>玉米蛋白粉。
另外南美白对虾的氨基酸推荐量见表7。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2 虾用原料品控标准的建立
虾用原料的品控标准混乱,一方面出于对原料的毒性物质危害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为了控制成本,厂家大多只进行一些易于操作好监控的常规指标品控,且鱼粉、鱼油、乌贼膏等原料的品控标准相比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所以要推广优质高档的虾料,必须建立适合虾料的原料品控标准。

3.3 打破原有虾料定位的局限
现在虾料企业的配方师由于受到标签蛋白和配方成本的联合压力,在设计虾料配方时根本就没有空间考虑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和选用优质原料,大家都努力在有限的资源下将标签蛋白凑足,同时控制在指定的配方成本内。所以要重新定位虾料就必须打破以前的限制,否则重新定位虾料就无从谈起。
虾料经过多年发展,其市场容量在特种水产品种中已遥遥领先,但由于市场竞争和错误宣传,产品定位标准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在以前养殖行情好的情况下,并无太大问题。但近两年养殖成功率低,虾料销量大幅下滑,各个饲料厂家都在反思和创新。所以中小厂家必须快速转变,如果固步自封,还用以前宣传高蛋白,高折扣的营销方式做市场的话,其竞争劣势将逐步放大,直到完全被挤出市场。

4、南美白对虾饲料定位的探讨

基于南美白对虾的营养需求研究,充分挖掘区域养殖模式下的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设计虾料配方。建议将南美白对虾饲料做如下市场定位:

4.1 开口虾料
卖点:促进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
目的:衔接苗场饵料到商品料
适合范围:放苗后15天内
配方思路:制作高蛋白优质的饲料
大原料特点:采用优质易消化的原料
添加剂特点:满足仔虾各系统的发育

4.2 防病虾料
卖点:预防虾病
目的:提高成活率
适合范围:放苗10~40天
配方思路:制作低蛋白优质的饲料
大原料特点:采用优质易消化的原料
添加剂特点:提高免疫力,抗应激,抗病,消除缓解大原料的毒素副作用影响

4.3 育肥虾料
卖点:生长速度快
目的:快速达到上市规格,减少养殖风险
适合范围:放苗40天后
配方思路:制作高蛋白优质的饲料
大原料特点:采用优质易消化的原料
添加剂特点:诱食,促进生长 (完)




1、来源:《中大水生通讯》第51期
2、作者: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郑小林/文
3、广州市诚一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号:gzchengyi2013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