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我一直在论坛里看对虾热闹,感觉对虾养殖是一项很有技术和财富挑战的投资。因为它具有太多的挑战,所以它的一些突破不在高雅的科研院校,而在与时俱进的水产一线,今年我带着较真的精神进入高位池低密度鱼虾混养。这种模式过去因为低产而一直不受大家重视关注,所以研究就少了。随着高密度精养白虾的难度越来越大,低密度的鱼虾混养的赚钱稳定才慢慢受重视。但是这种模式给重视了,却不重视混养的技术要点或者陌生得无从下手。比如混养的生物种类和混养的生物数量,都是相对很随意的。这种随意,就不能发挥混养的积极生物群落的价值,或者带来混养的危机。
混养,让我想起生态系统里的一个名词“生物群落”。简单说,就是生物结构。这生物结构相互协作、协同和制约,让这生物结构健康维持,这生物结构越是复杂就越是稳定。不过扫视现在行业里的鱼虾混养,结构都是相对简单随意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一些普遍鱼虾混养模式的利弊:
1、金鲳鱼(卵形鲳鲹)、黄鳍鲷
因为今年的金鲳鱼价格好,大家混养金鲳鱼的积极性很高。不过我见到了有人鱼赚钱了,但是虾不见了一大段。甚至鱼的密度过大,养着缺氧或发病而报销了。即使金鲳鱼能清理弱虾死虾,但是超过了生态需要,成了主养虾的一种危害,这就是生物量的配比问题。黄鳍鲷也是肉食性的品种,价格一直不错,也是一个常混养的品种。但是这鱼生长速度慢,与生长快的白虾混养,常常是让鱼望虾轻叹,规格小的鱼混养真的无法发挥其生态清理功能。金鲳鱼是肉食性的,还是比较大型的,若是饿着,对虾危害挺大。建议五十到一百条就好。黄鳍鲷有个特性是咬虾吃一段就不吃了,若是混养则需要搭配一些杂食性的篮子鱼或者是沙古头这小型鱼类清理肉碎。
2、沙古头鱼(丁公鱼)
还有一种价格挺高但规格比较小的沙古头鱼。这种鱼是肉食性的鱼,混养功能和金鲳鱼和黄鳍鲷鱼一样是为了清理弱虾和死虾。这种鱼因为个子小,一直给养殖户瞧不起其杀手功能。这鱼虽然小,但是异常凶狠,还是群体活动的。犹如草原里的鬣狗群,狮王也得怕怕,所以混养这种鱼要严格控制数量不要超过一亩两百条小苗。
3、篮子鱼、罗非鱼
有人混养篮子鱼清理大型藻类和利用篮子鱼来碎尸(其实篮子鱼也是吃肉的),但是放养的篮子鱼规格太小,一直和对虾抢料抑制生长,最后导致生物量的差距越来越大。当需要篮子鱼清理死虾时,篮子鱼已经处理不过来了,清理环境的作用就给压制了。还有这种鱼对氧气非常敏感,缺氧死鱼的现象很多。即使是开着增氧机,水一变,它也靠边浮头。这种鱼的杂食性有种鱼可以代替,那就是罗非鱼。因为罗非鱼是广盐性的鱼,在十二度内的水养殖基本没有多大问题。虽然罗非鱼的粗生粗养性质让养殖好管理,但是劣质的罗非鱼产仔问题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篮子鱼和罗非鱼都是杂食性的鱼,但一个是小个子,一个是大块头。篮子鱼放的规格最好要大些,才能抢到料吃与虾同步成长,在需要时清理死虾。而罗非鱼因为长得太快,个头太大对好虾也是危害。一般罗非鱼亩存塘量控制在五十斤到一百斤就好了。篮子鱼经济价值高,大了也不攻击活虾,可以适度加大量。篮子鱼对氧气的敏感性能,还可以作为水变的警报器用。
4、白目鱼(鲻鱼)
有人嫌弃白目鱼太搞料台,严重影响料台评估,就不放养了。若是池塘排污效果不太好,有沉积淤泥,在冷空气或闷热天暴雨或长期大风天后一段时间,虾就陆陆续续出现毛病了。这是底部长期淤泥沉积给弄翻的。白目鱼能清理淤泥和活底,长期养殖能减少底部污染。这是暂时没有其他品种能取代的生态位功能的鱼。白目鱼是腐食性的鱼,能清理有机质。在养殖经验中发现,白目鱼在虾大到一定程度后是无法与对虾竞争抢料的。通过打样解剖发现,七八两的白目鱼也是没法和五六十条虾抢料的。因为虾有武器(头尾都有刺),一群虾就更厉害了,所以白目鱼一个大肚子里全是泥巴。白目鱼还有小小的肌肉胃,是一次性吃不了多少东西。不用担心吃料浪费问题。只需要防止白目鱼搞乱料台就好。在混养过程中标粗大规格的白目鱼放进,一是可以防止它进入加了网罩的料台,同时也是加强白目鱼清理淤泥和活底功能。至于混养的比例,我认为与计划对虾产量的比例是10%,这个比例能让鱼有足够的有机质支持生长。一亩五十到一百斤的鱼活底,效果也已经不错了。
还有很多品种,比如金鼓鱼(金钱鱼)、石斑鱼、笋壳鱼(云斑尖塘鳢)等等。这些鱼的混养功能配置和生物性能识别,市场大多还是停留在粗略的认识层次而已。需要研究探索的精力投入还需要投入好多。就是说,鱼虾生态混养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为了对虾的养殖成功,大家在尝试鱼虾生态混养。然而,连“生物结构”的意义还没有理解。要想充分发挥生态混养的价值,必须要了解生物群落的生物角色价值。
混养鱼类,多是为了清理污染物。其实少量污染是可以清理,但若是大量污染(比如倒藻后的底部污染和突然而来的对虾大量发病死亡)还是需要通过排污处理和堵截污染源头。高位池生态混养的价值只是相对而言有优势,高位池多变的微观生态是脆弱多变的,依然需要人的精细管理。养殖八字经(水、种、饵、密、混、轮、防、管)中,我认为管理是最核心的,所有的技术都是需要通过管理执行落实的。要想养殖成功,无论什么养殖模式,都是需要管理精细才能体现效果。鱼虾混养的时代潮流才流行,深挖养殖价值还需要细细探索。
1、来源:水产热点
2、作者:较真的水货
3、水产热点微信号:Shuichanre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