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病根在这几个方面?
454
切换pc版

病原

这些年病害的猖獗,一直在讨伐病原。众多专家或大神级专家都在研讨病原,那些分子层次的科学我也说不了。我就是知道病原即使存在变种而变强,也不可能天下无敌。这病原必然是过去有,现在有,以后也会有。而且养殖水域中病原基本无处不在,要灭绝病原是生态学不能做到的。哪怕是工厂化养殖,我也认为是不可能灭绝。

病原有赖以生存的条件。比如弧菌是细菌,是分解者,那么只要有有机废物就是有存在的条件。哪怕可以做药敏针对灭了病原,药物对虾的伤害导致这虾也算残废而不值得养了。何况,现在病原是一个还是多个都没统一论断。所以我不侧重探索杀病原之路。我侧重的是成就病原猖獗的环境条件探索,我侧重的是养护层次的体质探索,侧重的是综合防御病原的运用探索,所以在病原处轻轻飘过。若想探讨病原,我建议去找胡路怡。他是国际级别的对虾学者。接触研究病原的国际大师多,和拜读的论文多。

环境

从整个中国养虾地区来看,越是早发展对虾养殖的地区,对虾就相对越难养。广西地区比湛江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海南地区发展对虾养殖相对迟,这几年相对而言好养。新兴的江浙一带就成功率更高。比如江苏如东小棚在今年火爆,就是因为这成功率高而火爆。才开始的东北地区对虾养殖不止成功率高,而且产量还能到达两千斤土塘一亩。这些新兴的地区似乎在上演曾经辉煌的而现在一败涂地的地区的历史。

而很多养殖的资深人士现在过着游牧的养殖方式,去寻找处女地开展对虾养殖。即使去越南去菲律宾马来西亚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的游牧部落就非浙江佬莫属。曾是扎堆广东,现在扎堆广西,也许某一天在东北发现浙江牌车牌遍地。而且许许多多行业人士也说环境恶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环境恶化是一个基本不争的病根。到底病根的深层是什么?是环境的理化指标恶化还是滋生潜伏病原数量巨大?

上面都是从大局去看环境差异而推算,在生产一线的具体案例中大家也普遍认同养虾得水稳定,水不稳定容易发病。比如天气突变导致的环境突变,比如倒藻导致的环境突变,或比如用投入品导致的环境突变,比如......这些环境突变有个共同点,不是增加了虾的环境对体质负担,就是增加病原的杀伤能力。

这就是在破坏病害三要素中的体质与病原的抵抗平衡。新的攻防强弱关系导致了悲剧。这是在环境大推手下改变的。比如高温低气压导致的水热分层导致底层相对氧气不足或底泥耗氧增加或渗出更多氨氮亚盐硫化氢等理化指标毒素。还有比如倒藻后水质净化渠道受损而导致水质急剧恶化和病原猖狂。藻类是吸收氨氮硝酸盐等水体氮源的,所以倒藻就少了净化渠道。还有藻类是最主要的氧气来源,氧气少了,氧化有机废物和毒素就少原料了。所以一倒藻,氨氮亚盐就暴增。这些无机毒素加剧了解毒器官肝脏的负担进而导致体质下降。

还有现在热议争议的藻毒素,也是加重解毒器官的负担而导致体质下降。还有本身倒藻的死藻就是一种含氮丰富的有机质,除了恶化进一步恶化水质,也培育了病原。我从一些做科研的人那里了解到,他们监控下的水质在藻活力旺的时候,弧菌的含量很少,但藻类老化后就发现弧菌数量急剧增加。分解者,以有机质为食,所以藻类倒的时候,就是促进分解者弧菌繁殖的时候。恃强凌弱是生态规则啦。这虾不就惨罗。这些是从面上层次看水变,下面从细节看环境。

藻类

现在无论是专家和厂家和养殖户,都认同硅藻是最好的藻。可是好藻难培,培了也难养。其实我看,不必太纠结完美。硅藻虽然从营养上还是从净化环境上都是首选藻类,不过不是非它不行。老在那里折腾这水,就是在搞不稳定水质,先搞死虾啦。营养结构决定生态生物结构。高位池或膜池是一个沙漠,营养全靠人工添加。不熟悉肥水产品的营养结构和持续效果,即使用了培了硅藻,也不知什么时候倒藻。不停追肥,不知什么时候过多导致藻旺而歇。藻越浓越需要肥。微生物代谢快,变数大,人是很难控制的。而且越是单一的生态就越是脆弱。草原可以一年旱灾变沙漠。雨林会因一年旱灾变沙漠吗?

所以我认为不必极端追求完美。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藻相更好。至于土塘,泥土的营养结构是决定藻类结构一个重要因素的。珠三角很多地方容易发蓝藻。那是那环境因素主导的。磷多的地方容易爆发蓝藻,但不是绝对的。因为蓝藻和我们认为的益生藻类是有竞争关系的。蓝藻生存能力强不表示必然是优势。蓝藻一般需要磷多,因为它能固氮,所以这是它竞争为王的筹码。蓝藻一般需要无风浪环境,因为有些蓝藻能覆盖水面排挤其他藻类采光。但蓝藻是否就是一种十恶不赦的藻呢。行业很有争议。在此不展开。至于浑水养虾和无藻养虾这种特殊类型呢,也不展开。可以拍砖专题讨论。暂时粗粗分享到此,总结藻类要稳定多样性才能养好水质,这么养虾的基本前提才能确立。

菌类

大家一直只是重视出了问题后的用芽孢杆菌和光合菌处理水质。甚至是用强氧化剂杀了重做。我不太能接受杀了重做的法子。都求生态稳定性,这种杀了重来的做法就是一种违背生态法则的用法。哪怕后期补充的复合菌是多么厉害的组合。一个池塘的生态结构是由这里面的一些相关因素牵制平衡的。生态强调适应性,杀了后补的菌株也许是不如本有生态菌菌群的。哪怕是出了什么情况需要消毒,我认为还是创造一些益生菌需要的条件来诱导回复。当然,添加菌种是调补生态位的一种比较好的快速办法。不过没有适应其益生菌生存的条件,那怕加了又有什么用呢?

还有,不是只有藻类会倒藻,菌类也会倒,就是俗说的败。藻类缺乏生存条件比如矿物质或碳源也或光就会倒藻,菌类缺乏其生长的碳氮也会败。比如现在火热的生物絮团技术就是一种养菌的技术。在科研层次我了解到。这些菌的代谢快,控制不好就容易败。他们有监控设备记录这些菌团的活性,发现波动是很大的。在养殖一线,我们一般都是累积了一些水质废物后一次性添加菌类处理。在一些碳氮比相对不平衡的水体就需要添加糖类调节菌类的菜单了。

菌藻平衡

我们的生产一线无法做到绝对的藻相水或菌团水,我们的水体都是菌藻共生的状态。其实我们更要接受现实,诱导菌藻平衡。这种水体平衡是一种养护层次的平衡,不要等了某些物质累计后一次性处理这种波动式。生态学讲求物质循和环能量流动。在这条链中我们只是需要维护通畅。而不是在某些灾难前的神乎其技地处理。你的养殖环境安安稳稳,你的虾相对也安稳多了。

底泥

前面说的都是水,其实水的源头是底。无论是菌是藻还是原生动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底泥。(这是土塘的。高富帅的高位池不在此谈论范畴。)新塘一般好养两三年。因为底干净,所以潜伏的病原少,还有水质不容易坏。沉淀的淤泥富含有机质,是病原的温床,是氨氮亚盐等毒素仓库,还是氧气大债主。什么弧菌纤毛虫等都在这淤泥里活得滋润。若在冬季农闲时期翻耕暴晒氧化,虽然第二年不如新塘好,不过比不处理好得多。因为那些有机质和毒素会在空气中氧化分解,一些微生物也会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下灭活。可是冬棚虾太诱惑,很多人舍不得放弃而从来没有晒过底。只要继续养,欠的氧债总要还的。

不还,这债主会不定时来要债的。不要以为增氧机多就可以任性。机械增氧的效率相对不高,在特殊情况下是没法单一满足这分期付款的。比如阴雨天或大闷热天。再多得机械增氧也满足不了消费,而且增氧机增氧是有死角的。只要一次的意外就能让一池虾冒大险。假若遇上连续阴雨后倒藻,那倒霉罗。看着氧气监控的指数能发心脏病。所以建议心态或心脏不好的养殖户要常备速效救心丸。虾本是底层动物,在精养养殖模式下,让底层的生物负载超倍地增加,后继排泄又成倍地增加,远远超出养殖生态的净化能力和负载能力。所以在一次养殖周期结束时还不处理池底债务,只会让后面养殖风险越来越大。而相对高位池来说,底的干净是最大优势。可是高位池的优势是排掉负担,劣势也是排掉资源。高位池的水前期不容易培,养殖过程也不能以稳。那是因为高位池少了淤泥,也少了缓冲的资本。没有了缓冲调节,全靠人为控制。

人们总以为控制得了生态,其实只是抓着尾巴而已。一次失控就是一次挑战。而且高位池的贪婪产量对环境的要求更高。氧气自然不用说,那些微妙的矿物质营养呢?不要以为人工饲料能提供所有营养。不说没有发现的营养指标,就是那些发现的营养指标在现在的生产工艺下也是没法满足的。一些微妙的营养元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可以很大的。在鱼的研究中就发现了。虾这块还需要继续探索。不过这是体质范畴,不在此段展开。针对两种模式下的淤泥,土塘因为积累而背上包袱,高位池因为抛掉包袱而自找麻烦。其实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我们只需要不回避缺陷针对根本地调控,还是可以玩的。只是不能抠门,也不能贪心。抠字得个腾,贪字得个贫。

体质

说起对虾的体质。大多数人就想起虾苗。在我的眼里,虾的体质有三个阶段,一种是遗传体质,一种是育种体质,还有一种是养殖体质。选育指标是有得有失的。现在的虾苗针对抗病毒选育,自然抗菌能力就相对下降。还有一个重要选育指标是生长速度快,这些也在选育中牺牲对虾的抗菌能力或者综合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前提是虾的抵抗力下降是一种普遍问题。不是哪一家虾苗厂的问题,是一种源的问题。当然虾苗的抵抗力与育苗环节也很有关系。现在虾苗环节的抗生素育苗和高温育苗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然而无论哪个厂都有烂苗和好苗,这是育苗过程决定的。虾苗业内人士也承认,现在的病害猖獗,虾苗是有关系,不过不是最主要关系或重要关系。同一个厂的同一批虾苗,有卖到珠三角的,有买到广西的,有卖到江苏的。若虾苗该负重要责任的话,这批次的虾苗若养不好该是都养不好。却总体相对而言,新区域的成功率就是高些。和上面环境与病害大局的关系中有说明。所以说,虾苗质量是很有关系,但总的局面不是虾苗质量所决定的。而在病害三要素关系中,病原必然是针对弱的体质下手的。是什么导致了对虾的体质变弱呢?上面有提到环境因素对体质的影响。那抛开环境负担的案例统计看。高位池的底干净,病原少毒素也基本没。在环境稳定的状态下,对虾很多也难过一个月的。

难道EMS就是那么不可抵御的吗?那些过了关的对虾又是怎么过的?很多人做病原的研究,没有体质做研究。因为病原容易数据化,体质怎么评价啊?没有人对体质做数据化研究。行业虽然没有找出答案,不过把问题锁在一个区间了。EMS,对虾早起死亡综合症。大家都探索病原这杀手,我在纠结体质这层防御。种苗的先天体质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也养殖效果差异巨大。环境突变导致的体质变弱存在,但不是必然出现条件。那什么导致了对虾的种苗后养殖体质变化呢?是饲养过程出现的,那是否是饲料营养不均衡问题还是环境营养物质不够而导致呢?还是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恶果?没有做过太多资料收集,好像也没有多少人重视这个问题。行业多是在说虾苗问题、病原问题、环境问题或人的问题,没有人说是饲料问题或环境营养问题(对虾从水体吸收一些矿物质)。

饲料的工艺问题导致高温营养物质变形或损耗问题是现在饲料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一些前沿性的科研人员或者养殖户在试验养殖过程的饲料添加来保健,就是所谓的饲料后营养平衡技术。这些技术太新,能参考的案例很少。不过这技术确实出了些效果。到底这技术出效果只是特例还是有什么相关,还是需要继续关注。我也在探索中。时间精力问题,暂时只能分享到此。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