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溶氧的来源和去向
经研究发现,水中70%以上的溶氧来自于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余大约30%来自人工增氧和空气的溶解作用,包括增氧机,管道底层增氧,风吹动水面的波浪等。
氧气溶解到水中,极少部分氧气又会自然挥散到空气中,一部分氧气被水中的生物(藻类、浮游动物、细菌微生物和养殖动物)所吸收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大量氧气,部分还原性物质的化学过程也需要氧气。据研究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浮游生物(藻类、浮游动物、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占池塘溶氧的绝大部分(超过80%)。所以养好水质就是最佳的增氧途径。
2、如何确保溶氧充足
池塘大部分的溶氧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所以保持充足的溶氧就是要培育和稳定良好的水质,好的水质有好的水色,良好的水色有稳定的藻相和菌相的平衡。藻类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池塘中大量的溶氧,常常使上层水的溶氧过饱和,并逸散到空气中,若水位过高,会造成水体分层,下层和上层不流动,从而使对虾生活的下层水体严重缺氧;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藻类所产生的溶氧,我们也需要合理的使用增氧机。
要想保证虾池充足的溶氧,一是降低有机质的含量,可建立中央排污系统,最大限度降低虾塘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积累,二是培育良好的藻相和菌相,减少浮游动物(只会耗氧)的数量。即培育并保持良好的水色、合理的设置增氧方式和数量、合理开动增氧机,防止水位过高,水体分层、建立良好的排污系统,定时排出残饵和粪便等有机物、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体活力、减少虾池有害生物的出现(浮游动物、细菌等),如定期消毒等、提高水体的表面张力,增加空气中氧气的溶解速度、水体缺氧时使用化学增氧剂,如“汉宝底加氧”。
3、增氧机的使用
主要分为增氧机和管道增氧,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管道增氧(罗茨鼓风机)、微孔增氧、纯氧充氧式。
增氧机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水体交换,打破上下水的分层,提高底层水体的溶氧(对虾活动层),形成一定的水流,模仿天然水体的流动,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同时能进行增氧,提供一定水流后,可将污物带入中间池塘的排污口,有利于残饵粪便的排污。
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能将上层溶氧饱和的水带到底层,增加底层的溶氧,并将底层缺氧的水体和大量无机盐,翻动到水体上层,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盐等营养,繁殖新藻产生大量溶氧,可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开增氧机坚持晴天中午开,阴雨天早开,午夜至凌晨池塘溶氧最低时及时开。
4、如何调理藻相和菌相
正常情况下,对虾进入池塘后,前期需要大量追肥以提供充足的饵料生物。到30天后人工配合饲料逐渐成为对虾的主要食物,但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也不可忽视,因其能提供比人工配合饲料更均衡的营养。而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残饵和对虾粪便会带来大量的有机物,此时对水体进行恰当的调控,适时的追肥有利于藻相和菌相的平衡,从而能降低有机物对池塘的污染。
随着对虾个体增大,其对氧气的需求也更多,而藻类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才会提供氧气,但是藻类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转化才可利用,并需要大量的微量元素,一旦微生物转化受阻,必定影响藻类的繁殖,就需要对之进行追肥;此时追肥操作和前期有所差别,经常小剂量使用用带微量元素、活菌、分解酶类的肥水产品,如“氨基酸活性肽”、“多肽氨基酸肥水膏”等,并配合使用“护水至尊”、“乐活”、“生物净水宝”等,稳定水色,保持水体活力,以提供更佳菌相和藻相,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对虾养殖到中后期时,可能会有各种原因造成水体清瘦,透明度过高,此时需要及时进行追肥处理,以最快速度恢复水色,减少水质变化带来的影响。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天气原因:如连续阴雨,台风,暴雨等藻类老化死亡,水质变清,藻类生长不起来。在台风暴雨来临之前使用“汉宝护水解毒酸”,实践证明,使用护水至尊后,遇台风暴雨,水色变化更小,能基本维持原有的藻相。而未使用的池塘常藻类老化死亡,水色变清瘦。若水色遇天气变化而变清,待雨后即刻使用“解毒应激灵”、“ 汉宝绿水宝”,天晴时使用“汉宝营养源”+“育藻肥水素”,若2-3天水色仍未转可再使用一次;水色稍转即使用“生物净水宝”、“乐活+底改素”、“ 多效底改颗粒”,及时分解水体毒素和动植物尸体,避免二次污染,全程注意增氧,防止池塘缺氧。
2、倒藻(倒水):由于底质恶化或水色过浓,藻类繁殖过盛造成藻类突然死亡;首先要开动增氧机,加大溶氧的输入,立即使用“解毒安A”、“解毒先锋”等进行解毒,再使用“汉宝营养源+育藻肥水素”快速培育水色。倒藻(水)之前常有兆(水色暗淡,悬浮颗粒物多,水色浓浊,泡沫多,有腥味,水粘附,有浮膜,亚硝酸盐等),应在日常巡塘中多观察,防范于未然。
3、药物影响:如杀虫剂、消毒剂、杀藻剂等,应先确定是否是使用了该类产品而造成的水质变清,若是,应对症解毒,然后使用“氨基酸活肽”、“汉宝淝”等快速培育水色。大部分的消杀药品在偏碱的环境药物效果会降低,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