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反映了虾塘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正常的水色(淡黄绿色、浅茶褐色,有新鲜感,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一般在进水初期即创造优势的水色,之后一直掌握沿用保持这种水色至大虾收成。 
一般说来,水色可分成绿色水系与褐色水系,褐色水系养虾要比绿色水系快,但褐色水中褐藻类繁殖快,维持稳定时间短,所以用褐色水养虾,在一般养殖业中认为是水质管理技术较有把握和经验丰富的养虾技术员所掌握。 
养虾塘水色的变化,通常都认为是识别浮游植物即藻类消长的根据;此外还有微生物及浮游动物、细菌、原生动物、轮虫、甲壳类如枝角类、桡足类等。 
虾塘的水色如果呈深绿色则是鞭毛藻类等过度繁殖的结果;桡足类多时稍泛白色;原生动物大量繁殖时水呈红色;若水色变清,表明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如果水清见底而非突然变清,往往是浒苔和沟草大量繁生的缘故。根据水色判断水清程度,结合检查和水质分析来判断水质好坏,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水色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如果透明度少于40厘米,表明藻类多,应增加换水量。水色不足有许多原因,如换水量过多、环境不适、有机盐类不足、水温太低、浮游动物太多等因素。要掌握多种水色判别法,则防微杜渐及降低换水成本。本人认为换水量以pH值不要改变太多为原则,这样可以保持虾的适应性和水环境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