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是指25~90千克这一阶段的育肥猪,其数量占总饲养量的80%以上,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养猪生产的效益。该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产数量多、质量好的猪肉。
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规律性,表现在体重、体组织以及化学成分的生长率不同,由此构成一定的生长模式。掌握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后,就可以在生长发良的不同阶段,调整营养水平和饲养方式,加速或抑制某些部分、组织、化学成分等的生长和发育程度,改变猪的产品结构,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使其向人民需要的方向发展。
(一)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效率的变化猪的生长速度呈现先慢后快又慢的规律,由快到慢的转折点大致在6月龄上下或成年体重的40%左右,转折点出现的早晚受品种、饲养管理条件等的影响,一般大型晚熟品种,饲养管理条件优越,转折点出现较晚;相反则早。如长白猪在100千克左右。生产上应抓住转折点前这一阶段,充分发按其生长优势。
猪在肥育期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消耗,随其日龄和体重的增加而成线性增长,2~3月龄的猪,每千克增重耗料2千克左右,5~6月龄的猪,体重达90千克左右时,上升到4千克左右,以后随体重的增大上升幅度更大,同时日增重开始降低,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因此,应注意适时出栏。
(二)猪体各组织的生长肉猪骨骼、肌肉、脂肪虽然同时生长,便生长顺序和强度是不同的。骨骼是体组织的支架,优先发育,在幼龄阶段生长最快,其后稳定;肌肉居中,4~7月龄生长最快,60~70千克时达最高峰;脂肪是晚熟组织,幼龄时期沉积很少,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到6月龄、90~110千克以后增加更快。
(三)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猪体化学成分也随猪体重及猪体组织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猪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矿物质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而相对减少,脂肪则相对增加;45千克之后,蛋白质和灰分含量相对稳定,脂肪迅速增长,水分明显下降,这也是饲料报酬随年龄和体重的增长而变差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