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之越冬和出河期的管理技术介绍
464
切换pc版

    1.越冬期管理

    每年到达10月份以后,气温降至15℃以下,林蛙纷纷下山。其间除了商品蛙被采收外,剩下的种蛙及幼蛙均下到沟溪边,准备选择越冬地进行冬眠。

    封沟养蛙场林蛙的越冬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借助沟溪或水库自然越冬;二是越冬池越冬。前者林蛙场沟溪较宽、水源充足,有越大水面的小水库,这些可作为林蛙的天然越冬场所。越冬池越冬是在林蛙集中下山的地方修建越冬池的,令其在池中越冬。

    越冬期的管理要点是:

    ⑴调整水位,防止断水或冰化。要保持足够深的水位,一般不低于1.5米。防止严冬断水,保证冰层下有1米深水层,且要处于流动状态。在河道冬眠的,还要注意检查河道的淹冰状况,发现淹冰,要及时设法疏通河道,以防干涸断流,冻死林蛙。

    ⑵要防止和减少人为干扰,主要为防止破冰捕鱼。

    ⑶预防天敌侵害,冬眠期间的主要敌害为鼠类和水耗子及肉食性鱼类,其预防方法是投放鼠夹或鼠药等。

    2.出河期管理

    春季林蛙从冬眠中醒来,离开冬眠场所来到繁殖场,此过程叫出蛰,又叫出河。封沟养蛙,一般让其自然出河,即让在越冬池内越冬的林蛙自然出池上岸,人们在岸上捕捉收集种蛙,并将其送到繁殖场去。

    出河期各地不一致,因气温回升快慢不同而不同,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处理。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