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鲨鱼的仔鱼发育
780
切换pc版
 
  巴丁鱼又称淡水鲨鱼、虎头鲨、八珍鱼、水晶巴丁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如马来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内陆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一带经济性状优良的著名的淡水养殖高产鱼类之一。

    巴丁鱼的仔鱼发育模式为异速生长模式,即物质和能量分配遵循生存机能优先和肌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也就是说,与摄食、运动、呼吸有关的机能优先发育,例如摄食、呼吸、运动等生命活动均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仔鱼前期的头部优先发育和生长较快;摄食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摄食器官的发育又早于其他器官的发育;摄食和避敌又必须以运动机能作保障。

    1、刚孵化出的仔鱼

    鱼体透明,卵黄囊略呈浅黄色,桃子状,心脏前端呈卵圆形,不间断地收缩与舒张,后端呈圆柱形,卵黄囊后端有一团盘曲的消化道,卵黄表层和躯干下缘有不规则黑色小斑。

    2、第一天仔鱼

    卵黄囊缩小,呈鸡蛋状,可见清晰的泄殖腔,但未开口于体外,眼径增加不明显,尾鳍呈膜状,游动能力仍旧很差,侧卧于水底。

    3、第二天仔鱼

    卵黄囊进一步缩小,呈橘瓣状,口裂稍有张开,泄殖腔接近贯通,眼球黑色素增多,眼径明显增加,尾椎骨上翘,尾鳍呈扇状,游动能力增强,可做间歇性游动。黑斑扩展呈菊花状,并扩散到躯干上缘,两条颌须较短。

    4、第三天仔鱼

    卵黄囊基本上消失,消化道前后贯通,可见肠弯弯曲曲分布在消化腔内,并有节奏地轻轻蠕动,在胸腔和腹腔交界处出现大量黑色树枝状结构,可能是血管丛或神经丛,口裂完全张开,两侧鳃盖不断张合,鳃弓和鳃耙清晰可见,整体上看,头部较大,躯干细长,具背鳍、臀鳍,可水平游动,两条颌须长达体中后部。

    5、第四天仔鱼

    头部各个脑室清晰可见,耳石增大,开始不停游动觅食,肠中可见摄取到的食物,下颌须增长。

    6、第五天仔鱼

    体色逐渐加深,背鳍前后菊花状黑斑不断增多,躯干增粗,尾鳍鳍叉明显,外观与成鱼基本相同,背鳍和臀鳍进一步发育,其他身体部位变化不显著。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