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鳊鱼养殖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587
切换pc版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1.致病菌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

    2.发病症状

    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

    3.诱发因子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由于水环境因子恶化或寄生虫侵袭诱发引起的。这些诱发因子包括养殖水体溶解氧过低、非离子氨浓度过高、亚硝酸盐浓度过高、pH值过高或过低、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的侵袭等。现将这些因子对鲂鱼产生的不利影响分述如下:

    (1)养殖水体溶解氧较低时,鲂鱼鳃上皮组织增生肿胀,鳃丝发白,鳃黏液分泌增多,鱼与水体间溶解氧的交换能力下降。

    (2)水体中非离子氨浓度大于0.1毫克/升时,鲂鱼鳃、鳍上皮组织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从而降低了鱼与水体间溶解氧的交换能力。

    (3)鲂鱼长时间生活于高浓度的亚硝酸盐水环境中,亚硝酸盐对鲂鱼产生毒性,使部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从而降低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可造成组织缺氧。

    (4)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鳃上皮组织增生,从而降低鳃与水体间氧的交换能力。鲂鱼鳃部大量寄生寄生虫时,鳃上皮细胞受刺激增生,黏液细胞分泌大量黏液,鳃丝表面的黏液层会降低鱼与水体溶解氧的交换能力,使鱼体获氧能力下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