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贴士:如何抓好精养池塘的水质管理
428
切换pc版

  “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类及其它养殖生物的生存介质。水是鱼类养殖"三要素"之一,水中的溶氧和水温是鱼类生长"三要素"中的两个重要因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生死存亡,进而关系到农户的养殖产量和效益。因此,"要养好一池鱼,首先要养好一池水"。池塘水质管理是池塘养殖成败的关键技术。随着养殖密度加大,水产养殖投入品的增加,水质管理日显重要。从目前精养池塘的饲养管理来看,有许多养殖户并未掌握池塘水质管理的综合技术,因而造成养殖鱼类生长慢、饵料系数高、养殖成活率低、病害频发,甚至造成养殖鱼类死亡或全军覆没。为此,如何抓好池塘水质管理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多年教学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水质管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合理选建养殖场
      
  养殖场的选址及池塘修建对于日后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至关重要。因此,要合理选建养殖场。养殖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地)域。养殖区域内及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底质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无异色、异臭。水源可靠,水量丰沛,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池塘修建规范,进排水渠系配套。对于已养鱼塘,利用渔闲进行改造;如鱼塘环境或灌溉水源已被污染的池塘,不宜从事养鱼生产。养殖水域应加强环境生态保护,修建好排洪、防污设施,杜绝污染水体进入鱼塘。
      
  二、彻底清整鱼塘
      
  凡养过鱼的池塘或蓄水多年的池塘,在放养鱼种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整修和清塘。当商品鱼上市后,及时排干池水,利用渔闲,按高产标准池塘要求对鱼塘进行整修。鱼种放养前10天-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对鱼塘进行消毒。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200克/ m2-300克/m2;湿法清塘,200克/m3-500克/m3;漂白粉清塘用量一般为10克/m3-20克/m3。
      
  三、投放优质健壮鱼种
      
  池塘放养鱼种应以市场需求及池塘环境选择1个-2个主养品种,配养滤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同龄鱼种规格整齐,鱼种抗病力强,肉质肥满结实,体型正常,体色鲜明,鱼体光滑,眼睛明亮,没有病伤,外购鱼种要严格检疫。下塘前用食盐或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等药物对鱼种进行浸洗消毒。放养密度依池塘条件、水源状况和养殖品种等因素,合理稀放,一般净水池塘单产控制在1000斤/亩-2500斤/亩为宜。
      
  四、适时加注新水和换水
      
  随着鱼体长大和饲料等投入增加,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造成自身污染,水质老化,透明度下降。因此,要适时加注新水和换水,保持适宜水位、水色。在养殖鱼类生长旺季,每15天左右向鱼塘加10cm-30cm新水;每30天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掉池塘水量的30%-40%;可以边排边进,最好排底层水,要求新加水一是没有污染,二是泥沙含量低,三是温度与池水温差不宜超过8℃。
      
  五、科学投饵施肥
      
  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养的池塘,应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重施底肥,巧施追肥。做到看天、看鱼、看水施肥,追肥少量多次,不宜追施农家肥。始终保持池水透明度25 cm -35cm,当透明度小于20cm、有机耗氧量大于35mg/L时应停止施肥。投喂颗粒饲料主养吃食性鱼类的精养塘,尽量不用有机肥,可根据水体透明度大小适当追施肥水宝。投喂的饵料要选择营养全面、配方合理、安全无公害、粒径与养殖个体大小相匹配的颗粒料,并坚持五定投饵,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饲,以保证鱼类快速生长,降低饵料成本,生产优质安全水产品。伟嘉肥水系列和伟嘉颗粒饲料是施肥投铒的最佳选择。
      
  六、定期搅动底泥
      
  在养殖鱼类生长旺季,每15天-20天,搅动池塘底泥一次,造成池水上下混合,促进有机质分解,改良浮游生物组成。选择晴天上午,用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几次拖动底泥,或用水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每次搅动面积小于池塘面积的二分之一。再结合泼洒生石灰水效果更好。尤其是对缺少水源和池塘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水效果更显著。
      
  七、采取机械调节水质
      
  精养池塘配套水质调节机械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之一。目前主要有增氧机、水质改良机和潜水泵、吸泥泵等机械改水。一般每3亩-5亩塘应配备1台3千瓦增氧机,并充分发挥增氧机的增氧、搅水、曝气等作用,采取"三开、二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天下半夜及次日早晨开,连续阴雨浮头前开,天气正常傍晚不开、阴雨天白天不开。水质改良机除喷水增氧外,还可使塘泥喷向水面,一般每15天左右进行一次,选择晴天上午、鱼体正常情况下进行,喷泥面积不超过池塘水面的50%。使用潜水泵时,用支架将胶管撑起,抽吸底层水喷向空中雾化后落入池中,以提高溶氧、加快氨氮的硝化过程。
      
  八、广泛应用微生态制剂
       
  利用某些微生物将水体或底泥沉淀物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态氮分解吸收转化为有益或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水质(底泥)环境改良、净化的目的。使用微生态制剂具有安全、可靠、高效特点。目前生产中应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M菌等活菌制剂。在鱼类生长期,每10天-20天施用一次。无论使用何种微生态制剂,都要处理好与抗生素、消毒剂、杀虫剂的关系,两者不可同用,一般应间隔5天-7天。同时,应选择养殖鱼类正常、天气晴朗时施用。可用伟嘉调水系列产品“益生活水素”、“水质嘉”、“应激解毒灵”等。
      
  九、利用化学方法调节水质
      
  根据水质状况,不定期向池塘施用化学药剂,促使污染物混凝、沉淀、氧化还原和络合以改良水质。
  (一)定期泼洒生石灰水
  池塘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是目前最有实用价值、使用最广的水质改良方法。主要依据池水肥度、酸碱度和水温等情况,定期向池塘泼洒生石灰水。一般每20天-30天可泼洒一次,每次每亩用生石灰20斤-30斤兑水全池泼洒。施用石灰时,一要与施肥和防病用药错开;二要注意池水PH值,若PH>8.5时最好不用;三是高温季节水温高于28℃不宜使用,因为池水中氨等有害物随水温和PH值升高,其毒性增强。
  (二)及时使用增氧剂
  当池鱼经常浮头或天气连续阴雨时,应及时使用增氧剂。如过氧化钙、活性沸石、过二碳酸钾、过碳酸钠等。若抛投久氧等长效增氧剂更有利于水质状况改良,降低池水有害物质的危害程度,提高养殖鱼类适应能力。
  (三)对症使用水质改良剂
  依据池塘水质、底质、生物环境等,对症使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和生物环境改良剂,比如水质嘉等。水质改良剂的施用要依据水质状况因塘而宜。如氨氮亚硝酸盐过高,可使用益生活水素。在具体施用时,要注意天气、鱼体生理状况等因素,并严格控制用量。
      
  十、有效控制浮游生物组成
      
  浮游生物是维持池塘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生物因素,但有些藻类繁殖过盛,对水体及鱼类生长不利,如控制不好,可引起鱼类中毒、缺氧死亡。因此,应采取措施定向控制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通过控制施肥、渔业机械、混养罗非鱼、白鲫可使用肥水宝、益生活水素等综合措施控制蓝藻、裸甲藻等繁殖。如果浮游动物过多,特别是大型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可用嘉虫清控制,以维持浮游植物适宜的生物量。
      
  十一、正确使用渔药
      
  精养鱼塘应重点加强鱼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防病措施,严格遵守渔用药物使用准则,选用三效(即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渔药。找准病因、对症用药,不超量使用渔药,不使用违禁渔药,防止用药污染。
      
  十二、适量种植水生植物
      
  水体中氮、磷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被水生植物所吸收。精养塘可依据养殖种类和池塘环境,在池埂内坡浅水或池塘局部种植水花生、金鱼藻、菱、苦草等水生植物,但应严格控制其生物量,常规鱼类养殖池,一般水生植物覆盖率控制为3%-5%;如养殖虾、蟹等水草覆盖率可控制为30%-60%;以净化水质和促进养殖种类生长发育。
                                                   

  四川省西昌市水产站   何绍鹏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