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水产养殖大都是以高密度池塘养殖为主,一般都会有亚硝酸盐的存在,亚硝酸盐会将鱼虾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丧失平衡能力、侧卧,极易诱发疾病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会全池暴发疾病,引起大量死亡,其诱发草鱼出血病就是其中一种。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形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形成过程主要由于残存在池底的残饵、粪便、死藻等物质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或者没有科学使用化学消毒剂,将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杀灭,使亚硝酸盐不能及时被分解,从而造成亚硝酸盐集聚。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养殖密度大;中、后期饲料投喂量增加,残饵、粪便等含氮有机物多;池底淤泥过厚;水体溶氧不足等。
(2)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繁殖速度不同,易造成亚硝酸盐积聚。亚硝酸菌的生长繁殖速度为10~20分钟一个世代,而硝酸菌为20个小时一个世代。所以从氨氮很快可以转化成亚硝酸盐,而从亚硝酸盐转化到硝酸盐的时间却比较长,一般亚硝酸盐被有效分解需要7~10天,甚至更长时间。
(3)与天气气温骤降有关。温度对水体硝化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在温度变低时,硝化作用减弱,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在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现象相当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含量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超过养殖对象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影响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为确保鱼虾蟹的安全,应将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02mg/L以下。因此要想控制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暴发,减少死亡量,从根本上必须解决亚硝酸盐的问题。
养殖过程中如何避免亚硝酸盐积累、降解亚硝酸盐、改良水质
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亚硝酸盐含量,确定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平常加强对水质的管理(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或勤开增氧机),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坚持每隔1~2年对池塘底部淤泥的清淤改造。
在养殖过程中,多注意水质的藻相、菌相,养殖早中期注重有益藻类的培育,养殖中后期注重有益菌的培育,一般亚硝酸盐含量不高时,可以通过培藻、养菌等控制其含量。当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引起鱼病暴发时,应先降解亚硝酸盐,再用其它药物治疗。降亚硝酸盐,最有效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就是直接使活菌底改王+颗粒氧,颗粒氧可以多施用一些,可达到更好的效果,天气晴朗时还可以使用饲料伴侣1+光合细菌。
定期使用活菌底改王等微生态制剂,可保持养殖水体的优良水质,提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稳定养殖水体中的酸碱度,防止因pH值失衡而导致的水体恶化,产生亚硝酸盐的积累,造成对养殖动物的危害,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节约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