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嘉湖地区历史上以麦稻稻或油稻稻为主要种植制度。经过农业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发现热量条件对麦稻稻、油稻稻适宜,但水分条件对三麦、早稻、晚稻的限制很大,同时日照不足也是不利条件。改“两水一旱”的制度为“两旱一水”的麦(油)瓜稻、麦 (油)瓜棉、麦(油)烟菊等种植制度,克服了水分和日照的不利影响。新三熟制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旧三熟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张养才等,1996)。
点赏 点赞 0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