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000年前,中国在黄河流域就开始种植粟稻。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如农田基本建设、灌溉面积的增加、畜牧业和化肥工业的发展、良种的培育等,使中国的种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除通过一季作物产量提高外,通过单季稻改为双季稻、扩大冬作、双、三熟制及多种间套种等大大提高了复种指数。
1952年全国复种指数130.9%,1985年增至148.3%,1995年达157.8%。80年代,以小麦、水稻、玉米、棉花为中心的多熟种植是中国主要农区种植制度的重要特点,南方的早三熟,各地的多重种植等,90年代以来持续多熟高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间套复种在发展进程中也是有起伏的,1977—1985年间,一些地区复种指数下降,1985—1995年才稍有回升,华南、华北等地恢复到1977年,西南、西北有所增长。70年代因对采用的作物(品种),种植方式等对资源环境的适应性、生产条件、技术力量考虑欠周,出现了复种过北,如双季稻、双三熟界限过北,间套作的田间结构不合理,山区作物种植高度过高,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而导致产量不稳(表3-12)。
在此期间,针对在种植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农学、农业气象、生态、土壤、农业经济等有关学科的广大科技人员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逐渐得到解决。其中,农业气象科技人员,针对间套复种发展中的问题从作物、品种的选用;生育规律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生产力形成,复种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农田种植结构(特别是共生期)中的矛盾和竞争进行丁考察和研究,揭示了利弊规律,确定了科学指标,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和途径,提高了生产力、经济效益,为种植制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