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合理密植的气象条件
517
切换pc版

水稻每公顷穗数常随密度的加大而增加,在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每穗粒数却随有效穗数增加而逐渐减少。在一定肥力水平下,这个密度范围往往决定于气象条件,分蘖期高温强日照,栽插密度减小,分蘖期低温阴雨寡照,密度增大。如果穗数增加,不足以补偿粒数减少时,则会使稻谷减产;反之,密度过稀,穗数的减少超过粒数增加时,也会导致减产。因此,合理密植,是促进穗粒重相互协调的重要基础。然而,到目前为止,合理的栽插密度,仍然是高产栽培实践所确定的一些经验数字。这里仅就我国各稻区气象条件与合理密植的关系作如下阐述。

(1)东北和西北稻区 水稻生育期间平均气温均较低,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空气干燥,温度日较差大,有利于株型挺拔,从充分利用光能资源看,适合于较大的叶面积,这些稻区适宜于密植,以提高单产。

(2)西南高原稻区 地形较复杂,气候生态多样,一般说来,高海拔的稻田,水稻生育期间温度较低,生长季短,太阳辐射稍强,日照时数不足,栽插密度应适当增大些。海拔较低的一季稻田,生长季较长,温度偏高,有利于增长分蘖,但太阳辐射较弱,遮荫时间长,叶面积不宜过大,栽插密度要适当稀于山间冷浸田。低山平坝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仍低于同纬度平原稻区, 日照时数较少,增大栽插密度,反而使受光条件变劣,不利于水稻增产。据该区水稻高产实践,双季早稻栽插密度略小于长江流域稻区;双季晚稻密度稍高;单季杂交籼稻亦低于华北与长江流域稻区。

(3)华北平原稻区 一季春稻或麦茬稻,有效分蘖期温度虽低于长江流域稻区,但太阳辐射强,日照较丰富,昼夜温差大,对增加有效分蘖十分有利,该区中稻的适宜栽插密度略高于长江流域;麦茬稻高于春稻。

(4)长扛流域稻区 麦茬单季稻生育期间温度较高,阴雨多,日照少,太阳辐射较弱,空气相对湿度大,一般常规中、晚稻,每666.67m2栽2.5万~3.0万穴,基本苗15万左右;杂交籼稻2.0万~2.2万穴,基本苗6万~8万。双季早稻生育期短,移栽后温度较低,太阳辐射亦较弱,应适当密植5双季晚稻大田生长期短,温度虽升高,太阳辐射强,它的有效穗数靠栽不靠发,栽插密度也应增大。

(5)华南稻区 双季稻生育期间温光条件均好于长江流域,群体易增大,适宜的栽插密度略小于长江流域稻区。

总之,各个稻区的适宜栽插密度,还要因土、因天、因栽培技术而异,使之有——个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